">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記者 謝添翼 康蒙 周浩洋)還過幾天,掛滿枝頭黃澄澄的橙子,將被采摘下來,送至千家萬戶。很難想象,五年前,這個漫山遍野是果園的地方,曾經是荒山野嶺。11月18日上午,“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社灣村紅山萬畝果園探訪,這個昔日的“空心村”,欲打造億元水果村,造福一方百姓。

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社灣村紅山萬畝果園 傅聰 攝
站在果園瞭望臺,放眼遠眺,滿山的橙子惹人喜愛。白芒營鎮黨委書記羅立甫說,這是希望的果種。回憶過往,紅山村地處偏遠、資源匱乏,守著幾千畝山地沒能產生效益。一片荒山,大量山地閑置,紅山村沒有農業產業,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貧瘠的土地留不住人,村里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家中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缺少勞動力,村里耕地拋荒現象時有發生,是個典型的“空心”村。
65歲的村民周新利對此最有感觸,家里3口人,兒子從小身體不好,常年需要照顧,夫妻倆不能出遠門,只能在家靠種幾畝田地,過著緊巴巴的日子。村民周命輝因家中困難,背起行囊,外出打工,工作辛苦不說,重點是掛念家中老小。他們都在期待家鄉有新的變化。

身著民族服飾的村民在紅山萬畝果園喜摘柑橘 傅聰 攝
紅山村的改變就在2016年。江華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蔣星輝介紹,江華縣2016年開始實施“百千萬”工程和“六大強農”行動,因地制宜、分片分區打造特色主導產業,建立農業產業基地,培育省級龍頭產品,紅山村納入其中打造農業基地示范點。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江華縣富隆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在此,以紅山村為核心,輻射周邊村鎮,流轉連片土地上萬畝,新建紅山萬畝柑橘產業園,規劃總面積2萬畝,總投資3億元。
編制總體規劃、土地流轉、全面實行標準化生產、科學搭配品種管護,確保豐產豐收,如今,紅山村一座座山頭披上了綠裝,種上各色品種的柑橘,荒山開始變成村民的“金山銀山”。以種植臍橙、沃柑、砂糖橘、早熟蜜桔為主的產業園,實現四季花果飄香,滿足市場多重需求。
家鄉的變化讓周新利歡欣鼓舞,他告訴記者,果園建成后,家中一年有10000多元的土地租金,加上夫妻倆都在果園務工,每年可增加收入40000元。他滿意地說:“除開家里各項開支還有富余,日子比以前強多了。”
聽說家鄉建設急需勞動力,周命輝辭去廣東的工作,返回家鄉,在果園每個月干活25天左右,一年務工收入有24000元。他說:“在家門口做事每天能回家,照顧父母和孩子,我感到特別幸福。”曾經的“空心村”變成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園。
隨著產業園的建設,產業發展效益逐漸體現出來。羅立甫介紹,2020年度共發放土地流轉租金近250萬元,吸收300余人在基地穩定務工,共為農戶帶來務工收入300多萬元。
到2024年,紅山萬畝柑橘產業園預計完成總投資,建成后機械化率達70%上,100%綠色食品,園區產值預計將達2億元,為周邊農戶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和15000個臨時用工,預計將帶來約4000多萬勞務工資收入。
“像紅山萬畝果園這樣的基地,我們縣不止一個,引進的龍頭企業有48家。”蔣星輝說,江華縣準備投資興建柑橘收購中心、冷鏈倉儲中心等,完善產業鏈增強抗風險能力,輻射帶動更多村民發展柑橘產業,形成品牌集聚效應。
在周命輝和周新利眼里,紅山村再也不是滿山長剌蓬的窮山村了,一幅山更青水更綠,萬畝果園飄香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