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主創單位:中共黃陂區委網信辦
近來年,武漢市黃陂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全面推進“農業+互聯網”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實現農業數字化、農業產業化互動發展,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智慧支撐。
主要做法有:
一是高水平打造智慧平臺。依托智慧農業云,建成黃陂農業大數據應用平臺、數據中心、指揮中心,即“一個平臺、兩個中心”,建設黃陂農業標準數據庫,通過大數據、遠程視頻、遙感監測、自動控制等數字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分析運算能力,形成智慧化、智能化的農業數字化信息管理體系。
二是高效能應用“互聯網+循環農業”模式。向全區茶葉、水果、蔬菜、畜禽、水產等特色產業,廣泛推廣“互聯網+循環農業”物聯網應用新模式,建立示范基地15個,實現農業生產各環節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種養循環農業的標準化、集約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初步形成以生產信息采集和軟件控制管理為中心的智慧農業生產模式。
三是高質量發展農村電商產業。建設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318個,實現信息進村入戶全覆蓋;培育農村電商專業村6個;扶持貧困村示范網店15個;開展農村電商創業就業培訓,完成普及型培訓3000人、線上培訓15000人;建設益農信息社139個,其中專業社120個,標準社19個。思維特、賣貨郎、鄉聚等農村電商運營平臺發展壯大,城鄉電子商務站點達到1100個,年銷售額200億元。
四是高標準建設農安追溯系統。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追溯“四掛鉤”制度,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執法、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經營單位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水產,全區19個街(鄉)農產品監管站、76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納入市級追溯系統管理,實現“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2021年共上傳追溯數據信息7.38萬條,三里橋街、六指街、王家河街、華詠農業、蘭氏蔬菜、明翔肉業等街道、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上傳數據位居全市第一方陣。全區連續十六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即將迎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區)復核。
全網涉黃陂“數字鄉村”的信息超1000余條,舉措獲得人民網、中國新聞網、農民日報、長江日報等媒體廣泛報道,輿論點贊黃陂區的有益探索打造了數字鄉村與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標桿,有利于加快推動鄉村數字化轉型,助力鄉村數字化經濟發展。
(編輯:李媛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