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主創單位:宜昌市紀委監委
宜昌市紀委監委充分利用大數據科技手段,緊盯節假日等關鍵節點,嚴查“精致走賬”等突出問題,及時建章立制補齊短板,讓隱形變異“四風”問題無處遁形。其主要做法有:
其一,大數據賦能提升監督質效。近年來,宜昌市紀委監委不斷推動大數據技術全面融入紀檢監察工作,與公安、稅務、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等部門建立了聯防聯查工作機制,運用公安部門“天眼”探頭、稅務部門票檢平臺等大數據信息系統,對“四風”隱形變異問題進行監督檢查,有力提升了監督質效。該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將繼續做好數據整合,讓大數據成為糾治隱形變異“四風”的利器。例如,遠安縣紀委監委糾“四風”問題監督檢查工作專班查看公務用車加油有關數據。同時,遠安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為公車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實現了公務用車管理規范化、精準化。據了解,像這樣的公務用車管理措施已經在整個宜昌市得到普及。
其二,大數據審計精準查找疑點。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如何堵住“蟲洞鼠穴”?宜昌市紀委監委緊盯糧食購銷領域重點單位、重要環節,開展專項整治。帶著大數據系統查找出的疑點,宜昌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來到枝江某糧食儲備公司進行現場核查。宜昌枝江市監察委員會監察委員李金洲說:“該公司有車輛重復在一天的時間內出入庫,這可能就涉及到該公司將以前自己收購的糧食,以虛假銷售的形式先運出去再運回來,涉及‘轉圈糧’這種套取國家倉儲補貼的情況。”在數據比對之下,這個暗度陳倉的操作原形畢露。宜昌市經濟責任審計局副局長白強說:“在審計利用大數據上的比對分析,來查找疑點發揮了比較好的作用。”
其三,大數據發力增強整治力度。全市儲備糧食有多少?在哪里?誰在管?風險點有哪些?“通過大數據比對,我們發現了某縣糧食購銷公司對某車次32870斤糧食,多扣水雜1136斤,同時還發現某國家糧食儲備庫對某車次33920斤糧食,少扣水雜1187斤。”專班工作人員介紹,糧食企業可能通過多扣水雜、少報入庫量的手段,侵害售糧者的利益,將差額部分占為己有;也可能通過少扣水雜、多報入庫量的手段,騙取國家資金、侵害國家利益。紀巡審聯動出擊,“大數據”精準發力,增強了專項整治力度和精度,對震懾違規違紀違法行為、指導相關單位規范整改、促進全市糧食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編輯:熊露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