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主創單位:武漢市江岸區大數據中心
隨著AI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尤其是在處理視頻、圖片等結構化數據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對城市治理中最重要的三要素“人、物、事”可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有望構建全新的數字城市,促進智慧城市的深度應用和發展。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城市精細化治理,讓數字化技術參與城市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務,實現更高效的治理,江岸區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AI智能算法等新技術手段,主動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并快速處置,助力解決城市治理中的堵點、盲點,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要做法有:
一是推動視頻資源匯聚。匯聚雪亮工程平臺中二類點、三類點、教育局、城管局、工商局、水務局等一萬五千余路視頻監控資源,視頻資源點位基本涵蓋了江岸區大部分重要場所、主要路口、主要出入通道、學校、居民小區等,通過視頻資源的匯聚共享,結合AI智能算法,實現跨區域的統一監控、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提升了城區“智治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在社會治理中切實發揮出重要作用。
二是加強信息數據收集。堅持將人工智能服務群眾、企業作為數據匯聚共享應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互聯互通的協作體系,推動多源數據充分匯聚。按照武漢市公共數據匯聚、治理、存儲規范,對全區信息化業務系統和數據資源進行全面摸底,著力匯聚和整合城市治理中各領域的信息數據和生產系統,橫向整合區級自建系統相關業務數據,縱向對接市級大數據能力平臺的基礎庫、主題庫,形成部門數據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三是部署AI智能并試點運行。以江岸區“雪亮工程”平臺匯聚的城市視頻監控系統為基礎,依托武漢市城市大腦AI中樞能力,試點部署AI智能算法,江岸區在武漢市率先開展“一網統管”試點,通過AI智能算法發現視頻監控點位下非機動車亂停、建筑垃圾、占道經營、違規晾曬等一系列事件,并自動分派到各街道轄區,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研判、早處置”,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有效幫助城市管理者感知社會態勢,管理痛點和潛在風險,提前預防、干預,提升風險治理和危機化解能力。

圖:江岸區AI智能算法分析截圖
近幾年,共享單車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出行方式,發展迅速、受眾面廣、用戶數量不斷增加,但存在亂停亂放、占用城市道路、影響市容秩序等方面的問題,給城市環境及市民生活帶來一定影響,這也一直是每個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利用江岸區城市運行管理平臺的AI智能發現功能,一旦AI智能發現共享單車亂停放事件后,事件自動派發至相關街道組織現場快速處置,處置后的結果會同步反饋到平臺,這樣不僅大大節省了問題發現的人力成本,同時也縮短了處置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外,平臺還可對占道物品堆放、占道經營、違規晾曬、建筑垃圾等日常出現比較多的城管問題實時發現和預警。自平臺試運行以來,每月智能發現各類事件達五百余件,每個案件都附帶照片和經緯度定位信息,大大提升案件處置的準確率和及時率,同時也減輕了基層執法隊員日常巡查的壓力。
目前江岸區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將繼續堅持科技賦能,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深化數據資源歸集、共享、開放,創新各領域智能應用場景,激發數“聚”價值,不斷提升城區“智治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編輯:李媛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