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荊門市委探索建立“四級八崗”任務清單、“基層黨組織書記積分制管理”等黨建責任機制,推行“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工作制度,開展村(社區)干部“思想引領、發展突圍”大討論,有力推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帶來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能。《黨員生活》雜志擬從書記走鄉村、發展大討論、夯實責任鏈等方面,聚焦荊門基層黨建工作,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高壓線遷走,農家樂來了!”5月,荊門市漳河新區雙喜街道雙井村,好消息不脛而走。
雙井村臨近荊門中心城區,村“兩委”班子想利用區位優勢,引進高端餐飲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但項目要落地,必須先遷走兩條1997年建設的110千伏高壓線。高壓線遷改必須遵循專業流程,手續復雜,成了村里招商引資的“攔路虎”。
5月中旬,漳河新區黨工委書記陶然走訪雙井村,了解到這一情況,隨即現場辦公,要求區自然資源規劃局提出高壓線遷改方案,向市局申請報批后對接供電部門遷改。
“攔路虎”讓路,2家市場主體聞訊而來,向該村黨支部書記劉偉表達投資意愿。
陶然走訪雙井村,是荊門市“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的縮影。2021年底,荊門市委在縣(市、區)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會上要求,縣(市、區)委書記自黨代會正式選舉之日起,在任期內應走遍轄區所有村(社區)。
書記帶著書記走。在縣(市、區)委書記帶領下,全市65個鄉鎮(街道)黨委書記也紛紛加入走鄉村的行列,并形成常態長效的工作制度。
今年5月,湖北省委部署開展全省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荊門市“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以貫徹落實實踐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拓展,走出了一批解民憂、暖民心的生動故事。

鐘祥市委書記周軍(右)實地調研,解決發展難題
走進群眾心坎里
“出臺‘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制度的初衷,就是要讓‘一把手’真正走到基層黨員群眾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基層黨建。”荊門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余大慶介紹。
“書記來村里走一走,解決了大家最期盼的出行難問題。”屈家嶺管理區易家嶺辦事處回龍寺社區回龍三巷居民說。辦事處黨委書記李強在走鄉村時了解到,回龍三巷亟需道路和管網配套資金150萬元,他指導社區申報通村公路計劃,并將項目納入了下半年建設規劃。
怎樣當好鄉鎮“一把手”?換屆后怎么干?這是換屆后新任鄉鎮黨委書記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荊門市為鄉鎮黨委書記量身定制了“五談五進五比”工作法,作為“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制度的延伸。
“‘五談五進五比’為我進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鐘祥市雙河鎮黨委書記黃知建說。
換屆后,黃知建從鐘祥市婦聯到雙河鎮任黨委書記。面臨新角色新挑戰,“五談五進五比”工作法讓她大受裨益。通過與黨員干部談思想、談黨建、談發展等“五談”,推動發展理念進農戶、政策服務進農戶等“五進”,最終落腳到比新引多少能人回鄉創業、比新增多少產業項目、比新增多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等“五比”。短短幾個月,黃知建帶領該鎮黨員干部修起了老百姓望眼欲穿的51公里通組路,培植了百合花新產業,解決了礦山環境污染難題。
以制度化推動常態化、規范化,荊門市委注重讓制度設計做到章法科學、操作可行。循著“路線圖”,縣鄉黨委書記們既走得進、走得勤,更能走得深、走得實,真正走進群眾心坎里。
走好鄉村振興路
對于“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制度,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黨工委書記曹紅姣認為,“它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鞏固基層基礎、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
關于走鄉村,曹紅姣作了認真考慮——把足跡重點放在培育基層黨建品牌、打響中國農谷品牌等領域。密集走訪中,一些新的發展思路也在萌生。曹紅姣說:“目前,‘建好五項機制,實施五大工程’的具體工作思路已經明確,正在全面推進。”
荊門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李林介紹,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要帶著六個“錦囊”,即:開展理論宣講、征求意見建議、指導村(社區)發展、現場接訪、走訪慰問、解決民生實事、推廣先進典型。
去時帶著“錦囊”走鄉村,回時裝滿“行囊”謀發展。一路上,書記們得來的經驗啟示,聚成鄉村振興路的助推劑。
京山市委書記張勇在走訪京山市羅店鎮徐河村后,在工作日志上寫道:“徐河村從空殼村、貧困村發展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關鍵在于有好的支部書記作帶頭人,有充滿責任心和事業心的村‘兩委’班子。”張勇要求京山全市都應以徐河村為標桿,學習借鑒其“無中生有”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成功經驗,夯實基層戰斗堡壘。
與此同時,徐河村黨組織書記徐小應對張勇的工作作風印象深刻,“諸如美麗鄉村建設投入多少,后期如何管理,‘村企共建’模式如何運行,需要給予什么支持等等,張書記邊走邊了解,問得非常細”。
“作為鄉鎮黨委書記,每個月要和所有支部書記談話。”在荊門市東寶區,馬河鎮黨委書記徐凱告訴記者,每次到村,第一時間找支部書記談話,進行思想交流。眼下,馬河鎮上下正積極推動產業轉型,搶抓機遇促進產業振興。“我要不斷給他們加油鼓勁,及時了解情況,分析解決問題。”
書記們走鄉村,走近的是空間距離,拉近的是干群關系。在田間地頭、項目車間,縣鄉村各級書記齊話發展,共謀思路,激活一池春水。
忙趁東風譜新篇
下基層、進企業、訪群眾,開良方、送東風、暖人心……在荊門,“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正成為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生動實踐。
“石橋驛鎮紅色資源富集,是荊門第一個黨小組、中共荊門縣委第一個農村支部的誕生地,要提高站位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荊門市東寶區委書記江穩在調研該鎮石橋驛村后,指導整合力量共同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目前,該村已整合資金近千萬,高標準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
根植于民,發展為民,服務為民,“縣鄉黨委書記走鄉村”持續往細處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這邊房子矮,老百姓辦事不方便。村里要抓緊把右邊房子裝修下,把便民服務大廳搬過去。”鐘祥市委書記周軍在冷水鎮松柏村走訪時的一個細節,讓村黨支部書記范汝全和群眾記憶猶新。
鐘祥市柴湖鎮四新村黨支部書記趙平財感嘆:“書記對基層黨建的重視,對發展村集體經濟提的要求,讓我們村‘兩委’信心更足、思路更明,民心也更暖。”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朝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荊門市正借東風,譜寫新篇。(黨員生活全媒體記者 段曼;通訊員 黃振 蔣小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