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主創單位: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
5G時代,萬物互聯。在云網融合時代背景下,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強化基礎網絡建設,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拓展基于5G技術的產品應用發展,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具體應用包括以下四點:
一是在城市治理應用方面,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與武漢市東西湖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合力打造信息化平臺項目,該項目是湖北省首個市域治理類型項目。項目形成市域治理信息化標桿效應,為產業數字化突破奠定基礎。該項目建設包含一種中心、兩個平臺和N個支撐系統,即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城市運行管理平臺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以及數據地圖、視頻匯聚、云網服務等支撐系統,實現綜治中心管理平臺一屏觀全區,滿足區域政府在指揮調度、偵查破案、治安防控、行政管理、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等方面對信息的需求,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的現代化。
二是在工業應用方面,中國電信成功為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5G石化智慧工廠,據中國電信專家介紹,中韓(武漢)石化5G智慧工廠采用5G定制網"比鄰"模式,充分考慮到石化生產對穩定性、安全性、可控性的高要求,將廠區智慧管理下沉到核心機房,另外在廠區內新建12座5G基站,各個重點設施完成5G室內分布,確保廠區內5G信號全覆蓋。利用中國電信5G網絡低時延、高帶寬、廣接入的優勢,實現了各類數據在設備之間、設備和控制平臺之間無線高速傳輸及響應,在智慧管理平臺上實現生產監測、資產管理、人員調度、門禁安防等各個功能。

三是在工程建設應用方面,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貫徹武漢市政府、市經信局、通信管理局關于橋隧信號覆蓋優化專項行動,推進電聯共建共享,對武漢市橋隧展開5G網絡優化工程。根據武漢市經信局、通信管理局提供的58處橋梁隧道清單,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對包括東湖隧道、梨園隧道、水果湖隧道等隧道,沙湖大橋、南湖大橋等跨湖橋梁,楊泗港長江大橋等跨江橋梁進行優化建設。在管局牽頭協調下,為打造精品網絡,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對東湖隧道、長江公鐵隧道通過3.5G RRU+貼壁天線覆蓋,其余隧道根據工程難度使用2.1G NR設備升級5G網絡;橋梁通過在橋面及兩側建設室外宏站滿足覆蓋需求。

四是在農業應用方面,武漢電信深耕智慧農業建設,在智慧種植領域探索新路徑,與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武漢大學共建5G+智慧種植示范基地,利用電信物聯網、云平臺、5G等技術搭建一整套經濟作物生長模型,通過精準的環境數據采集與數據分析,建立更準確的作物種植模型庫,減少病蟲害。通過數字運營管理,提高產品品質,實現標準化生產。通過智慧種植降低農業管理投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勞動力工作強度和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管理范圍,減少農資使用,降本增效,為農產品標準化奠定基礎。
武漢電信在5G應用中的相關創新舉措獲得人民網、央廣網、湖北日報、荊楚網、極目新聞、長江云等媒體廣泛報道,輿論點贊武漢電信創新5G賦能在各行各業的精彩展示和智慧應用,促進了行業發展的數字化轉型。
(編輯:吳錢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