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聞》報作者王陽子辰 報道】民革黨員、女高音歌唱家朱佳莉是中央民族大學的聲樂教師,也是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及經典詩詞歌曲音樂會《千古詩韻》的藝術總監。這兩臺演出將中國的民族文化與美聲、器樂、舞蹈、朗誦、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巧妙融合,讓國人熟悉的古詩詞呈現出時尚唯美的時代風貌。自 2015 年首演以來,已經在海內外演出數十場,深受觀眾喜愛。
近日,朱佳莉接受《中國新聞》報專訪,講述她如何“和詩以歌”,傳承中國人獨有的、綿延千年的浪漫情懷,連接海外華僑華人的情感,以及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她又是如何在燦爛的民族文化中尋找和保護原生態音樂之美。

朱佳莉(中)在《千古詩韻》中表演。(受訪者供圖/《中國新聞》報 發)
詩韻傳四海 唱出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017年11月的一個周末夜晚,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硅谷上演,時任南灣庫比蒂諾市市長的張昭富、時任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羅林泉以及現場2000多名觀眾,透過藝術家們的表演,在詩歌古韻中感受中國綿延千年的浪漫。
“刻在中國人記憶中的《蒹葭》《關雎》《將進酒》《春江花月夜》……當這些詩詞被唱響,一下子就引起了海外華僑華人內心的共鳴。演出結束后,觀眾久久不愿離去,他們一直在那里站著鼓掌。我現在都還記得一些老華僑在表演結束后熱淚盈眶的樣子。”時隔五年,當晚的主演之一朱佳莉仍然記憶猶新。
《詩韻中華》是一臺原創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節目,將朗誦、吟頌、聲樂、器樂、舞蹈、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和多媒體技術手段融為一體,呈現原創的六個篇章與首尾呼應的原創主題歌曲共計23個節目,按照從古至今的順序梳理中華詩歌的歷程。《千古詩韻》則可以被視為《詩韻中華》的“聲樂純享版”,由朱佳莉挑大梁,以獨唱音樂會的形式呈現。
朱佳莉也是《詩韻中華》《千古詩韻》的藝術總監。自2015年11月在江蘇鎮江的“首屆世界華語詩歌大會”上首演后,《詩韻中華》至今已演出了50余場。
在不同的城市演出時,朱佳莉和團隊成員會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對節目單進行小小的調整。比如,2018年在內蒙古演出時加上《敕勒歌》,讓孩子們吟誦“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今年2月,《詩韻中華》走進武漢,《黃鶴樓》詩朗誦出現在了舞臺上……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給了制作團隊無盡的靈感,中華文化的共通與各個地方獨有的風景就這樣巧妙地融合在一場場演出中,走進觀眾心里。
朱佳莉告訴本報記者,這種將詩詞融匯到多門類藝術中的表演形式不僅是創新的,其帶來的情感交流也相較于單純的文本呈現更豐富多維。“在這樣的氛圍下,通過音樂,可以無形中提高海外華僑華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朱佳莉說,“比如在舊金山演出時,臺下觀眾有的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盡管生活的地域不同,但我們同根同源,對中華文化是割舍不掉的。”

朱佳莉(后排中)與《千古詩韻》演出團隊。(受訪者供圖/《中國新聞》報 發)
撒播種子 讓少數民族的“花兒”綻放
主業是聲樂教師的朱佳莉深知為年輕一代撒播文化與藝術種子的重要性。在學校里指導學生時,她會因材施教,為學生在專業和就業上給出中肯的建議。“不同的學生各有其擅長的地方,畢業之后也會有適合他的位置。因為藝術對應了一個比較廣泛的行業,畢業后可以當歌唱家、演員,可以當老師。有的學生擅長和人打交道,可以嘗試藝術管理,這也是國內緊缺的人才。”
朱佳莉直言,學聲樂不是為了當“大明星”,畢竟在社交媒體發達的時代,“開直播唱‘神曲’可能更容易走紅”。她的學生大都是從小學唱歌,能堅持到研究生階段,必然是充滿熱愛,而她也會特別守護這些藝術的小苗。“有個孩子的嗓音條件并不出眾,但特別執著,一心想唱歌,最后真的唱出來了——我教他的時候,他唱著唱著,聲音出來了一塊,你仔細聽,唱得還挺有味道。這個學生現在是音樂劇演員,在全球各地演出。”朱佳莉感慨,很多人認為搞藝術必須有天賦,但天賦的顯露可能像這個學生一樣,在后天的努力和超強意志力的推動下迸發。
朱佳莉任職的中央民族大學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學生,其中有些人來自偏遠地區,從學校回一趟家要換乘飛機、火車、汽車,最后還要坐一段馬車。這些孩子求學不易,朱佳莉和其他老師會在學習和生活上對他們多關照一些。
一些少數民族的學生在入學之初可能普通話說得不太標準,但在音樂上卻“根骨極佳”。朱佳莉說:“很多少數民族的音樂是原生態的,自有其獨特風格。那些音樂就像生長在當地的花兒,你只有在那片土地上才能欣賞到這朵花最美好的樣子。”當原生態音樂“移植”到北京,遇到學院派的系統訓練,便需要用對教學方法,才能“既保護原有的個性,又能讓他成長”。
“藝術的魅力沒有同一性。”多年藝術實踐與教學經驗讓朱佳莉知道,對于培養一個學生,助其邁向更高層的藝術殿堂,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保護音樂中的“個性”是多么重要。
無論是“和詩以歌”傳承文化,還是在教學中保護少數民族的音樂,朱佳莉都希望,讓人們從詩詞和音樂中獲得慰藉,汲取力量。

人物簡介:
朱佳莉,民革黨員,現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與歌唱家丁雅嫻、金鐵霖、梁寧。曾應美國前總統老布什之邀在休斯敦市國際節上舉辦“紅杉樹,中美友誼之約獨唱音樂會”。近年多次在國內舉辦“千古詩韻-中國經典詩詞獨唱音樂會”,擔任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藝術總監兼主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