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吉林8月1日電 (記者 石洪宇)記者8月1日從吉林省磐石市獲悉,當地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田野調查和考古發掘獲重大成果,截至目前累計發現各類相關抗聯遺址2600多處,并出土一批遺存、遺物。現有情況證明,該遺址是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東北抗日聯軍遺址。
磐石市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是“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在東北創建的第一塊抗日游擊根據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的誕生地。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等在這里留下過戰斗足跡。
2021年以來,吉林省相關部門對該遺址進行了兩期考古工作。2021年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磐石市文廣旅局委托,對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保護與展示工程進行考古工作。
至當年9月,考古面積300平方米,考古隊分四個區域對紅軍醫院、紅軍哨所、紅軍密營等13處重點遺跡進行挖掘,清理出密營房址7座、灶址3個、灰坑1個、防御墻1條。
出土遺物質地多以鐵器、銅器、瓷器為主,有91日式手榴彈、三八式步槍殘件、漢陽造步槍殘件、紐扣、偽滿洲國五角錢幣等共計246件,其中有3枚子彈標記“吉林”字樣,經專家認定為吉林機械局制造,該型號子彈之前僅黑龍江省出現1枚。
磐石紅石砬子抗聯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孟慶旭介紹,第二期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開始于今年2月。目前發掘清理了帶火坑房址4座,地窨子式建筑2座,其中的1處房址遺址,平面近長方形,墻體為石砌地基,南側開門。房內東西兩側各發現火炕1處、灶1處,皆為石砌。其內及周邊出土大量農業生產和生活用具,如鋤、鏵、碗、罐等,還發現了子彈和彈夾。
上述文物反映了當年生活在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抗聯戰士的生產生活和軍事斗爭狀況。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二期主動性考古發掘,已經過中國國家文物局批準,考古面積也擴大到1000平方米。(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