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州8月2日電 (記者 程景偉)正在廣東美術館展出的“鄉土人間--1949年以來鄉村題材美術作品研究展”,8月2日舉行媒體導覽活動。作為“202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入選項目,該展覽展出了黎雄才、關山月、符羅飛、楊秋人、韋啟美、潘鶴等藝術家作品130余件,以及《美術》《人民畫報》等相關重要文獻。
本次展覽由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擔任策展人,將展至2022年9月6日。
縱觀1949年以來的中國美術史,“鄉土”是一個關鍵詞,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繪畫母題。新中國成立后,獲得解放與新生的農民階級以主人翁的身份站上歷史的舞臺,農村題材和農民形象在美術創作中受到普遍重視,成為新中國美術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并在此后幾十年的視覺圖像景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藝術家通過圖像的記錄和描繪,以鄉村生活、農民形象來印證各歷史階段中的社會變革,折射出中國社會變遷的軌跡。

民眾觀看展覽 程景偉 攝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中國鄉村社會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對鄉村日常的關注,對社會現象和農民命運的考慮,成為了藝術家創作的重要題材。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城鎮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大批農民開始趨之若鶩地奔向城市,成為“城市里的異鄉人”。無論是對城市文明的彰顯和趨同,還是對鄉土文明的執著與堅守,在藝術家們的創作取舍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層面的表述與闡釋,也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關山月作品《榕蔭渡口》 程景偉 攝
為了使觀眾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村的發展脈絡有更為清晰直觀的認識,該展覽策展團隊到廣東各地農村進行了田野調查,并選取中山市沙溪鎮圣獅村和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兩個村落作為樣本,對其歷史文化、發展變遷和發展現狀進行了較全面梳理和挖掘,在此次展覽的展廳以靜態和動態影像結合的方式加以呈現。(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