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吳錢順

圖:十佳案例(政務服務組)頒獎 攝影記者:劉建維
9月15日,楚治——2022“荊楚杯”大數據驅動地方治理現代化創新應用十佳案例評選活動頒獎大會在漢舉辦,政務服務類共有十個案例獲獎。
本次活動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荊楚網(湖北日報網)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團委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驅動地方治理現代化綜合研究”課題組協辦。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哲學學院二級教授歐陽康對本屆活動點評時表示,此次獲獎項目呈現出涉及面廣、類型多樣、技術創新性強、特色鮮明針對性強以及功能突出等五個特點,是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中國建設的湖北經驗探索。
具體獲獎案例如下:
武漢市武昌區委政法委:武昌區打造“平安指數”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
基于“以防為主”工作理念,該案例瞄準早發現、早干預、早預防社會治理風險的目標,建立起武昌“平安指數”及配套研判、預警、督辦、問責一體化平安指數應用機制,在評估社會治安形勢、及時預警平安狀況、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圖:武昌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李順洪做主題分享
武漢市江漢區委組織部:創新人才服務數智化的江漢探索
為順應時代發展,滿足人才需求,江漢區以人才公寓、人才卡、人才數據庫為切口,通過數智化手段,集聚整合各類人才服務資源,將傳統的由政府職能部門提供人才服務,轉變為“政府+市場”共同提供,探索政府、市場、社會三方有機高效協同的人才服務體系,提升人才服務效能,拓展人才服務邊界,切實增強人才獲得感。

圖:武漢市江漢區區委組織部部務委員王忍做主題分享
武漢市江岸區大數據中心:AI智能提升江岸區“智治力”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城市精細化治理,讓數字化技術參與城市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務,實現更高效的治理,江岸區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AI智能算法等新技術手段,主動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并快速處置,助力解決城市治理中的堵點、盲點,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湖北省公眾氣象服務中心:湖北氣象大數據讓“涼資源”發揮“熱效應”
為進一步推進湖北省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滿足人民避暑旅游、夏季納涼、暑期休閑等美好生活需求,助力湖北綠色生態經濟發展,湖北省公眾氣象服務中心以氣象大數據為科技支撐點,以公眾美好生活服務需求為工作切入點,不斷創新氣象服務新模式,開展了系列特色活動和特色服務產品,精準助力鄉村振興和地方產業升級,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和旅游發展。為助力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精準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圖:湖北省公眾氣象服務中心服務總編、新媒體業務部主任李雨謙做主題分享
黃陂區委網信辦:黃陂區“農業+互聯網”提供智慧支撐
武漢市黃陂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全面推進“農業+互聯網”融合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實現農業數字化、農業產業化互動發展,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智慧支撐。
孝感市孝南區司法局:孝南區構建“大數據+線上線下”調解新格局
按照全省一流、全市第一的標準,2020年11月孝南區成立矛調中心成,集綜治、信訪、公共法律服務、行政爭議調解、專業人民調解等七中心于一體,創新“線上+線下”大調解格局,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各類矛盾糾紛。孝南區創新做法主要是創新“大數據+線上、線下”大調解格局,創新引入人民調解多元化解紛信息技術。
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局、湖北交投高速公路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湖北交警“云哨金鐘罩”護航高速出行
近年來,湖北交警努力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著力搭建“讓危險消除在危害之前”——情指勤輿一體化“云哨”作戰平臺,變事后處罰為實時預警,通過主動監測、提前干預,最大限度消除風險隱患。從2021年4月至今已累計發送各類風險預警1016萬余次,警務云“哨兵”吹響在每一次危險來臨之前,服務群眾出行有力度,更有溫度。
鄂州市審計局:鄂州市審計局離任審計大數據平臺提升效能
住房公積金業務具有種類多、政策性強、數據量大的特點,使用傳統的審計方法在審計深度、廣度上存在極大局限。鄂州市審計局突破原有的審計方法,創新完善“大數據+”審計的組織模式和審計方法,發揮大數據事中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靜態審計與動態審計相結合、現場審計和遠程審計相結合的優勢,探索住房公積金審計難題的解決之道。
英山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英山縣大數據比對監督落實教育扶貧
自2016年大數據監督檢查工作開展以來,英山縣教育局積極加強問題整改、逐步健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強化監督,反饋問題線索逐年減少。2021年,全縣教育系統返饋問題線索21條,占全縣總問題線索不到8‰,查實問題線索為零,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該縣教育系統將大數據比對監督檢查貫穿于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的始終。
武漢市蔡甸區稅務局:蔡甸區稅務局“精智稅管家”服務群眾辦稅
武漢市蔡甸區轄區內納稅人以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主,不少公司缺乏會計和稅務專業人才,有時會產生一些稅收爭議、稅收風險、稅收違法行為,影響到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征納關系。蔡甸區稅務局立足轄區稅收征管實際,借著稅務系統大力開展“創先爭優”工作的契機,積極探索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在納稅服務上的應用載體,以提高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和滿意度為主線,以“智能+人工”互補為支撐,緊扣精細化、智能化“兩化”關鍵詞,在充分挖掘稅費服務中可優化事項,充分拓展稅費服務中智能手段應用場景的基礎上,創建了“精智稅管家”服務產品,并計劃逐步將其打造成具有蔡甸稅務特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服務品牌。

圖:歐陽康教授做主題分享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是高校A類智庫,致力于中國國家治理和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舉辦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