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數據分析師 曾紅丹
9月30日,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數據研究院制作的武漢城區傳播形象排行榜8月榜單發布。8月,武漢經開區、武昌區和漢陽區上榜武漢城區傳播形象榜單前三甲,綜合傳播指數分別為96.48、96.32和95.45。

網絡傳播指數中,排在榜單前三位的是漢陽區、武漢經開區和江岸區,指數分別為96.91、96.38和95.56,表明相關轄區獲省級以上媒體和商業資訊平臺報道較多。社會生活網絡指數前三名是武漢經開區、漢陽區和武昌區,分別為89.92、89.44和88.93,表明相關區域生態環境、治安管理、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健康衛生、營商環境、民生福祉、文化教育等領域整體形象較好。
武昌區、漢陽區和江夏區的基礎網絡知名度排名前列,得分分別為90.01、89.98和89.69。其中,8月各自的官方微信號WCI指數分別為1249.08、1194.49和1109.1,奠定了其網絡知名度靠前的基礎。從各區微信平臺傳播亮點來看,涉及民生服務、基層治理類話題推文關注度較高。8月以來,大成武昌推出“南湖實踐”系列推文,《都市桃源社區:“455”鄰里黨建,共同締造幸?!岸际小薄贰秾毎采鐓^:“三聯動 六改造” 共同締造寶安幸福里》《中央花園社區:舊樓裝新梯,幸福一鍵達》等推文講述社區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實踐故事,文章與民眾生活貼近,收獲較高閱讀量。此外,今年以來,漢陽區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根工程”,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8月,“漢陽知音”夸夸我的“網格長”專題系列推文《童年最想要的“超能力”,被她擁有了》《真情回饋,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收獲不俗閱讀量。“江夏融媒”推出《江夏區新增一所小學,可提供1800個學位!》《江夏區中醫院新院何時啟用?回復來了》等文章,聚焦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文章閱讀量均破萬。

從各區在微博平臺的傳播亮點來看,涉及文旅、科技、民生、消費等相關話題備受網民關注。武漢經開區#武漢打造無人駕駛之城#、#武漢發放國內首批自動駕駛牌照#,東湖高新區#聚光谷創青春贏未來#、#光谷光子號空軌首列車下線#,武昌區#黃鶴樓文創上新#、#原來曇華林有這么多寶藏#等微博話題關注度較高。
亮點分析:“紅色引擎”助力城市發展
夯實城市治理基層基礎。社區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更多資源下沉到社區來,充實工作力量,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夯實城市治理基層基礎。8月9日,人民日報發布《湖北武漢武昌區濱湖社區引導居民參與基層治理——大家事大家管 促和諧保平安》一文,介紹武昌區濱湖社區調動居民力量參與安全隱患排查、糾紛調解、普法宣傳等社區平安重點工作,把居民從社區治理的旁觀者變成了實打實的參與者。東湖高新區左嶺街道智苑社區居民自發成立調解、環保等多支志愿服務隊,200多名“紅馬甲”常年活躍在便民服務、清潔家園、治安巡邏等社區工作一線,黨員干部和群眾擰成一股繩,社區力量進一步得到充實。江岸區漢口花園社區黨委通過整合轄區下沉單位、共建單位、企業商戶等多方力量,發掘社區中具有專業度、認可度、熱心腸的黨員群眾,組建“漢花智囊團”,通過集百家之智,聚眾人之能,解居民之難,讓社區服務深入居民關心關切。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央廣網、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媒體轉發相關報道,輿論一致認為,社區作為城市的“毛細血管”,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社區工作者更要當好群眾貼心人,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產業集群賦能高質量發展。8月14日晚,央視新聞聯播以《湖北高新技術產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報道了光谷高新技術企業。文章稱,東湖高新區由產業鏈龍頭企業牽頭,帶動上下游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對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聯合攻關。在武漢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后,東湖高新區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推進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降低資源消耗強度,培育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綜保辦等園區循環化改造,建設綠色工廠,推動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提升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無獨有偶,武漢經開區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持續加快實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工程,上半年技改投資84.2億元;新獲評市級智能工廠12家,占全市新認定總量的三分之一。武漢經開區堅持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雙智”聯動發展,奮力打造集技術研發、整車生產、檢驗測試、場景應用于一體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體系。武昌區小龜山曾是原生態老舊廠區,而如今這里已蛻變重生,成為華中首創金融文化產業園區,集華中“金融客廳”、人才智庫、智能化園區等多種功能于一身,致力于打造金融生態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人民網、央廣網、央視網、中國新聞網、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媒體聚焦武漢各個區域產業集群發展,輿論點贊稱,武漢市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壯大,將不斷優化營造創業創新良好社會氛圍,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紅色引擎”助力城市發展。近年來,武漢市持續推進“紅色引擎工程”組合拳,把黨的建設貫穿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江岸區在產業集聚區踐行“黨建引領 融合賦能”的探索與實踐,黨建“軟環境”成為促進樓宇經濟發展的“硬實力”。今年以來,江岸區努力向空間要效益,著力提高經濟密度,“樓宇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迸發出巨大的財富效應,納稅能力一馬當先。武漢經濟開發區百余數字經濟企業共筑“紅色堡壘”,武漢經開區互聯網行業黨委、智能汽車網汽車產業鏈黨委跨平臺開展黨組織建設,用“紅色引擎”推動產業聚合,推動產學研、上下游、大中小企業互聯互動、共建共贏,外引內聯促成8家企業、6家產學研機構共建合作,為構建互聯互促、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注入“內源動力”和“紅色動能”。江漢區亮出“黨旗紅”,爭當“排頭兵”,區直機關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為江漢加快建設富?;盍γ利愋腋5纳鐣髁x現代化卓越城區賦能增效。新華社、新華網、央廣網、湖北日報、極目新聞等媒體聚焦“紅色引擎”助推產業發展話題,講述“紅色引擎”驅動城市發展的故事。
輿論關注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8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發《武漢推進標準化改造,實現精細化管理,農貿市場變智慧菜場》報道,關注武漢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在洪山區廣埠屯菜場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室,快檢室僅10余平方米,儀器可以在180秒內自動檢測出樣品是否存在農藥殘留。江岸區市井薈唐蔡便民生活市場重點對市場內老化的電氣、排水系統進行了重新規劃,整體加裝了空調和新風系統,頂棚還增添了雙層遮陽網。武昌區中百市集水果湖店瞄準現代商超化農貿市場,重點建立超市化運營管理和智能服務。人民日報點贊稱,改造后的農貿市場在內外環境、硬件設施和經營管理上呈現新面貌,不僅更清潔、更美觀、更安全,而且更注重提升智慧服務和精細化管理水平。輿論普遍認為,菜場關系到千家萬戶,國有企業在保供穩價方面具有“壓艙石”作用。政府鼓勵大型國企充分發揮在城市治理、公益服務中的責任擔當,積極參與農貿市場改造和經營管理,形成可推廣的模式經驗。
排行榜規則說明:
(1)數據來源于荊楚網及第三方大數據傳播指數系統自動抓取,不排除存在部分關聯信息的干擾。
(2)武漢各城區街道傳播形象榜根據荊楚網城市傳播指數數據進行科學排行,該模型包含基礎網絡知名度、網絡傳播指數、社會生活網絡指數三大一級指標,十五項二級指標,二十三項三級指標。具體算法為:傳播形象指數=基礎網絡知名度×15%+網絡傳播指數×70%+社會生活網絡指數×15%。
(3)基礎網絡知名度等于微博、微信、網頁、論壇、客戶端、電子報刊、其他平臺的提及數量標準化數值乘以對應比例的總和。
(4)網絡傳播指數等于媒體及商業資訊平臺的提及數和正負面信息數量標準化數值乘以對應比例的總和,其中負面信息為負值。
(5)社會生活網絡指數等于全網平臺關于對應區域生態環境、治安管理、文化旅游、食品安全、交通、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營商環境、衛生健康、社會福利保障、教育領域的提及數和正負面信息數量標準化數值乘以對應比例的總和,其中負面信息為負值。
(6)榜單監測范圍包括16個武漢城區(功能區)。
(7)本榜單以月為周期定期發布,在此基礎上,還將于年底發布武漢城區傳播年度形象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