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俊 通訊員 王濤 楊文華 王賢九
清水河小流域地處鄖陽區青曲鎮、漢江北岸,流域面積7.35平方公里。2012年,鄖陽區啟動丹江口庫區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以下簡稱“丹治”工程)二期時,把清水河小流域治理作為試點,帶動庫區清潔型小流域示范治理。
所謂清潔型小流域,是鄖陽區水土保持局在總結“丹治”工程一期的基礎上,創新提出的以點(村莊)、線(溝道)、面(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污水、垃圾、廁所、環境、河道同步治理為理念,努力實現天藍、水清、地綠、村美、民富的目標。
目標既定,規劃先行。2015年2月,該局邀請專業人員深入清水河小流域進行實地勘測,完成數據采集,規范編制完成《十堰市鄖陽區清水河清潔型小流域示范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清水河小流域將形成生態修復區、治理區以及保護區。
規劃是藍本,實施是根本。遵循《方案》,鄖陽區統籌協調,籌措專項資金,打造精品清潔型小流域。先后在項目區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完善鄉村道路,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健全農田水利灌溉系統。
清水河清潔型小流域示范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具體實施中,鄖陽區水土保持局肩負項目法人主體職責,強化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實現建管并重。在組織管理上,成立區、鎮、村三級領導小組,關聯部門發揮優勢、協同推進。在管護上,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模式,最大化保障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3年間,在綜合治理下,清水河小流域基本形成“一線、兩區”的空間架構。其中,“一線”以清水河主河道沿線區域為主,串聯起濱水樂園、人工濕地以及親水小景觀等多個功能區域。“兩區”則是建成洪門鋪村美麗鄉村觀光區和巷子口村設施農業示范區。
“突出建設景觀造林示范、農村污水處理示范、清潔生產示范、農村河道治理示范、鄉村休閑觀光示范、農村道路邊坡防護示范、水保科技示范”。清水河清潔型小流域示范工程打造的七個突出示范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樣板。該工程為庫區小流域治理探索了一條新路徑,保障一庫凈水永續北送。該工程獲得《人民日報》《湖北日報》《中國水利報》《人民長江報》和荊楚網等媒體高度關注,其經驗做法經報道后聞名全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