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馬一校
近日,“楚治——2022‘荊楚杯’社會治理創新十大案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發現我省社會治理創新的先進典型,分享社會治理創新的先進經驗,助推湖北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距離活動報名截止還有2天,報名請點擊:下載報名表。今年是“楚治”系列活動的第三個年頭,在社會治理層面涌現出一批積極探索的先進典型和標桿。今日,重點推介的優秀報名案例是東湖高新區佛祖嶺黃龍山社區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案例。
“光谷”蝶變,一批又一批人才“紛至沓來”,落戶東湖高新區佛祖嶺街道黃龍山社區。近年來,黃龍山社區主動化解外來務工遷入戶、生活需求多元化、社區治理合力不夠、居民參與熱情不高的客觀現實,積極探索創新推行“快樂三重奏”工作法,劃分樂業、樂智、樂享三大版塊,凝聚社區少青中老群體,共同締造“樂居黃龍山”的社區治理與服務格局,持續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黃龍山社區下轄城市之光、宜盛花園、光谷未來城3個小區,總戶數6643戶,總人數近2萬人。自社區成立以來,先后榮獲武漢市“五星級基層黨組織”“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十佳書香社區”等榮譽,創新工作方法獲《學習強國》《中國社區報》《湖北日報》等專題報道。在助力光谷建設超大城市社會治理先行區,打造“科學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的路上,黃龍山社區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打造樂居家園,推行社區居務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五共”齊治,創新工作舉措可圈可點。
一是決策共謀聚民意。黃龍山社區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讓居民實實在在參與到社區議事協商和決策中,從“替民做主”到“讓民做主”,從“解決問題”到“預防問題”,激發居民自治活力。今年以來,社區建立“百事可樂”議事會,通過社區吉祥物樂樂和居民的對話框,解決小區停車秩序亂、廣場舞擾民、電動車停車棚修建等熱點民生問題;成立“金牌小議員”樂智議事會,搭建青少年參與社區共謀平臺,呼吁青少年積極參與社區共享花園謀劃與建設、常態化疫情防控、清潔家園志愿服務、公益課堂等活動;設立巾幗議事會,踐行“黨建帶婦建,攜手齊共謀”理念,共同謀劃解決婦女利益的社會性、公益性、事務性問題,構建鄰里守望、互幫互助社區治理新格局。

“百事可樂”議事會
二是發展共建聚民力。黃龍山社區主動挖掘基層治理功能,從凝聚紅色新力量、構建聯盟新模式、拓展紅色新陣地等方面出發,完善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建立跨社區組建黨建聯盟治理模式,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走廊、大廳等空間場所設置“黨建文化墻”,在黨群服務大廳設置“黨員驛站”,號召黨員群眾共同為小區道路命名,凝聚起從房前屋后生根發芽的黨群向心力。同時,社區還按照黨建資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建、服務難題共解、生活環境共管、文化生活共融等議事原則,開展科學賦能線上辦公、網球少年健康成長、漢繡傳承促進婦女就業等特色活動,推動形成多方協商共治新局面。

黃龍山蚓竅詩社
三是建設共管聚民智。黃龍山社區積極構建締造科技智慧社區,整合運用完善的資源分布數據庫,調動自管黨員、下沉黨員、退役軍人、志愿者等多方面力量參與社區治理。一方面,激發社區黨員活力,組織開展“黨旗飄樓棟·黨員亮身份”“共產黨員戶”掛牌等活動,轄區黨員統一掛牌亮相,實現黨員自我加壓,增強黨員為民服務意識,并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召集黨員講好紅色故事;另一方面,打造志愿服務隊,開展關愛特殊人群、公益就在身邊等特色活動,促進志愿服務品牌化、長效化、常態化。目前,社區有巾幗志愿服務隊、環保志愿服務隊等16支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氛圍濃厚。

黃龍山社區治理指揮中心
四是效果共評聚民聲。黃龍山社區建立健全民主評議機制,深化“民呼我應”改革。期間,在小區設立“穎書記信箱”,高效解決居民訴求,讓群眾問題的“呼聲”,轉換成整改的“響聲”,最終變成治理的“掌聲”;在黨群服務中心大廳打造共評墻,供居民投票進行民主評議,真正實現“服務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形成社區治理成績單。值得一提的是,社區還結合居民年輕上班族占比較高的特點,打造線上“家門口便民服務站”,為居民提供網上預約、社區代辦、社區資源查詢等服務,最大化方便居民。

“樂業”“樂智”“樂享”共評墻
五是成果共享聚民心。黃龍山社區注重打造文化教育陣地,為居民提供文化惠民和智育融享并行的服務,讓群眾安居樂業“舒心”。以文化為切口,社區獨創logo、吉祥物、《黃龍山賦》《黃龍山居圖》《百龍圖》《樂居黃龍山》等文化名片,深受居民們的喜愛;以教育為契機,聯合光谷第四初級中學開辦“穎書記公益課堂”,將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家門口;以科普為依托,開展青少年科普主題活動,帶領轄區青少年家庭走進光谷科技場館、企業,讓“家門口”的科技點亮群眾生活。

黃龍山社區文化合集
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黃龍山社區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強化“共住一座城,共愛一個家”理念,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塑造群眾精神,構造社區與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營造人人共享、老少皆樂的社區氛圍,實現隊伍有力度、服務有深度、社區有溫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