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楚治——2022‘荊楚杯’社會治理創新十大案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發現我省社會治理創新的先進典型,分享社會治理創新的先進經驗,助推湖北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距離活動報名截止還有2天,報名請點擊:下載報名表。今年是“楚治”系列活動的第三個年頭,在社會治理層面涌現出一批積極探索的先進典型和標桿。今日,重點推介的優秀報名案例是宜都市委統戰部營商環境建設案例。
宜都市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門戶”之稱,在《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榜單位列第43名。宜都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功不可沒,目前宜都市民營企業已突破7770家,民營經濟更是占全市經濟總量91%以上,在創業就業、技術創新、稅收收入、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宜都市委統戰部圍繞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積極作為,創新工作舉措,成立民營企業糾紛調解工作室,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共謀共建,通過現場調解以案釋法,宣傳總結推廣經驗,在2022年《中華工商時報》和《湖北民營經濟》刊發了題為《法制宣傳進民企 以案釋法面對面》的文章,進一步融洽了和民營企業之間的聯系溝通,真正做到傾聽企業呼聲、反映企業訴求、維護企業權益、服務企業發展。
宜都市全面啟動“培育壯大民營市場主體服務年”主題活動,印發了《宜都市“培育壯大民營市場主體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通過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推進“個轉企”“企進規”“規改股”“股上市”、強化全員招商、優化“要素保障”等措施進一步激發民營市場主體發展活力,今年來共新增市場主體13747戶,宜都市市場主體總量達60908戶。組織21家企業參加上規模企業調研,其中7家企業上榜湖北省民營企業制造業百強。宜都市持續提升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建設水平,今年7月宜都市工商聯被全國工商聯評選為“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
主要做法有:
一瞄準難點,抓走訪深入調研。2022年以來,宜都市委統戰部積極開展“新春民企大走訪”“園區行”“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等活動,扎實深入民營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發展狀況,瞄準企業生產經營尤其是在法律方面的難點、短板和需求,走訪企業161家,發放線上線下調查問卷200余份,召開座談會8場次,收集問題12類,形成《做實強鏈補鏈文章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培育壯大民營市場主體服務力》等專題調研報告。
二瞄準重點,抓協調整合資源。《中共宜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的意見(試行)》對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任務。宜都市委統戰部瞄準重點,與各司法部門及時會商,制定措施。宜都市工商聯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組織召開“法院+工商聯”集體會商會議5次,研究訴前調解機制;組織企業參與司法局涉企行政執法經濟影響評估機制的商討會議5次,推薦2名企業代表、2名商會代表為評估人員;成立宜都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健全化解涉企矛盾糾紛組織網絡體系。
三瞄準弱點,抓宣講提升素養。法律風險意識和法律素養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必備前提,同時也是薄弱環節。以“八五”普法活動為契機,宜都市工商聯聯合司法部門,充分發揮“萬所聯萬會”機制,組織“司法+商會”法治宣傳小分隊,深入企業圍繞知識產權保護、民法典物權、公司股權結構等民營企業關切的法律問題進行宣講。線上線下舉辦法治講座5場次,贈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單行本500本,《民法典》《公司法》700本,散發法律宣傳單2000余份,為37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編輯:宋司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