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金虎、汪滸)12月19日,走進鄖西縣槐樹林特場的冷水稻加工車間,機器轟鳴聲接連不斷,金黃的稻谷經過機器脫殼、色選、拋光等工序,成為晶瑩剔透、顆粒均勻的大米,工人們正忙碌著分裝大米,一片繁忙地生產場景呈現在眼前。而這些大米經過包裝后將銷往各大商超,成為市民眼中的搶手貨。
位于槐樹林特場泗峪河畔的藥樹坪、范家坪、槐樹、三岔河、仙姑洞等村有集中連片的優質稻田2000余畝,當地群眾歷來有種植大米的習慣,這里用山泉水滋潤產出的大米形態好、口感佳,小有名氣。但曾經由于缺少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生產,老百姓賣米只能零散銷售,優質大米陷入“價低難賣”的窘境。
2022年3月,該場整合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農業專業合作社、米業公司等力量投入金資500余萬元,建起了4000平米的水稻集中育秧大棚和烘干房,日烘干水谷子達8噸的烘干車間和日加工精米5噸的加工車間投產使用,形成了從育秧、耕地、插秧、采收、烘干、加工一體化的冷水稻產業鏈。
據統計,今年該場冷水稻畝均產1200斤、毛產值3000元,僅湖北大梁冷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便銷售優質大米3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帶動100余名社員人均增收3000元。
該場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鄖西縣槐樹林特場還將積極探索建設北斗智能農機應用示范基地1500畝,通過采集糧食生長周期數據建立模型、開發“云上稻香項目”,使“耕、種、管、收、銷”五個環節實現數字化管理,實現農資、人員、農事等全產業鏈服務閉環智慧管理,進一步藏糧于技,延伸冷水稻全產業鏈條,為糧食安全撐起保護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