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新春佳節,北京人藝的賀歲劇目都備受期待。今年是劇院70周年之后的新起點,由院長馮遠征與青年導演閆銳共同執導的《正紅旗下》作為開年大戲,自然被賦予了更多意義。正如馮遠征所說,這是一部為北京人藝新時代開局的大戲,也是向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致敬的作品,更要讓觀眾在京味戲的傳統上咂摸出點兒新滋味來。該劇在首都劇場上演至1月28日,陪伴觀眾度過一個熱鬧的文化年。??

《正紅旗下》劇照 李春光 攝
《正紅旗下》里有老舍先生的家國情懷
將老舍先生的作品《正紅旗下》搬上舞臺,對北京人藝來說有著傳承和創新的雙重意義。馮遠征表示:“人藝的開局演的是老舍先生的《龍須溝》,所以70周年后人藝的新開局,也是用了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的原著加上李龍云先生的改編、續寫,我們希望用這兩位京味作家的作品來開啟人藝新的征程。”
對馮遠征個人來說,“老舍先生自傳體小說”,其實是《正紅旗下》最能打動他的點?!霸谶@部小說里能看到老舍先生的影子,能看到他是如何成長起來的以及他對親人的那些眷戀?!?/p>
創排《正紅旗下》,馮遠征認為首先要忠實于原著?!捌鋵嵥麑懙牟粌H是自己的家族,這里頭有家國情懷,有民族命運。比如,戲里講到當時正紅旗下那些人的愚昧,會讓你覺得可恨、可笑、可悲又可憐。今天再看,我們現實生活中可能也會有這樣滿足自我現狀的人,但其實在旁人看來是可悲甚至可笑的?!?/p>

《正紅旗下》主創團隊后臺合影。 王小寧 攝
京味戲在傳統中探索新的表現形式
老舍的原著是以自傳式的視角講述了父輩的人生軌跡,同時將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進行了一番展示與解讀;李龍云的劇本則在原著的基礎上,續寫了前輩的半部殘卷,將一個時代的末路以人物串聯的形式展現了出來,形成了一幅真實而深刻的群像。
“這個戲的難點就在于它是散點式的,它跟《茶館》有一點點不謀而合,《茶館》是眾生相,這個戲其實也是眾生相,而《正紅旗下》可能更散一些?!瘪T遠征透露,為了解決這一難點,這次創排首先對劇本進行了一些縮減,同時選擇了一個特別恰當的表現形式,“李龍云先生在劇本里加入了老舍的自述,但看起來像是‘報幕員’,說兩句就撤了。我們則是把老舍先生放置于‘眾生相’當中,有時候是旁觀者,有時候會和劇中人交流,有時候是他在自省?!庇谑牵谡繎蛑?,觀眾會經??吹健袄仙嵯壬背霈F在舞臺上。
京味戲一直是北京人藝的長項和傳統,但馮遠征說,希望這一次《正紅旗下》的京味能有所不同:“無論是表現形式、舞美設計還是演員的表演呈現上,既有人藝的傳統,又有一些新的探索?!?/p>
以四合院的“屋頂”作為全劇的核心視覺元素,是馮遠征很滿意的一次舞美設計。“就像我們站在景山上俯瞰北京的時候,周圍都是那種屋頂?!边@樣的舞美既有鮮明的北京元素,又不同于北京人藝以往擅長的現實主義實景風格?!熬秃帽劝l洪水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站在屋頂上是很安全的,但底下的水其實是有危險性的。這恰恰切合了這個戲當時的時代背景,大清是動蕩的,是要滅亡的,但是正紅旗下這群人似乎生活得還是很安逸的?!?/p>
北京人藝70歲生日后加速跑
作為一臺群像戲,《正紅旗下》場次眾多,出場人物眾多,劇組演員多達40人。除了濮存昕、楊立新、梁丹妮、王茜華、王剛等資深演員加盟,眾多年輕的面孔也出現在舞臺上,其中包括幾位去年12月剛剛入職的新人演員。
“今年我們劇院會退休20多人,未來兩年可能會更多,所以我們急需補充年輕力量?!弊屇贻p演員多演戲,多在排練廳里、舞臺上耳濡目染,是馮遠征幫助年輕人快速成長的方式,“人藝不會斷代,這一點請大家放心。”
談到今年的演出計劃,馮遠征透露,至少會有8部新戲、500多場演出在人藝的四個劇場與觀眾見面。“我們今年可能還會走出去,給國內其他地方的觀眾演出,也會請進來,所以今年北京人藝的舞臺一定會豐富多彩。此外,開辦第二期表演學員培訓班,也是今年的一個亮點?!?/p>
對于北京人藝來說,2023年是一個新的時間起點?!拔蚁嘈疟本┤怂囘@次沒有助跑,是直接起跑,而且是加速的?!瘪T遠征對北京人藝的未來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李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