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群是國網武漢市黃陂區供電公司員工,2005年入職。專業過硬的他被安排在前川供電所,從事10千伏供電線路維護工作。從小愛鳥的盧群對鳥類以及野生動物保護很感興趣,業余進行了大量的學習研究,前往各地探尋鳥類成了他工作之余的最大愛好。

盧群在水面安裝紅外線觸發相機,對繁殖期青頭潛鴨進行監測。新華網發
2014年春天,盧群聽說黃陂孝感接壤府河段一處蘆葦蕩漾野鴨成群,一向愛鳥的他和同是鳥類愛好者的李思純一同前往探看。果真,斑嘴鴨、綠頭鴨、夜鷺、白鷺、須浮鷗等各種鳥兒在那里的天上、塘埂、水中,熱鬧極了。特別是一只黑色頭頸頂著綠色光澤、看著有些“面生”的鴨子,引起了細心的盧群的注意,勾起了他的好奇。他拍下照片發給專業人士辨別,經確認,這竟是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憑著長期的觀鳥經驗,盧群判斷,青頭潛鴨極有可能在府河進行繁殖。此后他一趟趟蹚進長滿水草的水中,細細搜尋青頭潛鴨的蹤跡。當時正值漲水季節,水最深的一次已經淹沒至盧群的脖頸。終于,2014年6月14日,他在一處露出的苔草上發現了青頭潛鴨繁殖巢的蹤跡。

盧群拍攝的青頭潛鴨出雛畫面。新華網發 盧群攝
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盧群和其他觀鳥愛好者一起持續跟蹤拍攝青頭潛鴨,留下了青頭潛鴨覓食、嬉水、游弋、筑巢,以及小鴨孵化的珍貴畫面。2015年9月,武漢被國際組織證實為青頭潛鴨已知最靠南的繁殖地。與之前“最南推測繁殖地”河北衡水相比,盧群的發現將青頭潛鴨“最南繁殖地”向南推進了近900公里。
后來,平時除了跟蹤拍攝、持續監測青頭潛鴨,盧群還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為保護青頭潛鴨的棲息地而不懈努力。如今,生活在府河濕地的青頭潛鴨種群數量大幅增加,最多一次調查的個體數量達到308只,府河濕地已經成為武漢市青頭潛鴨的三大繁殖地之一。(連迅、余凌云、張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