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王瀟
“丁博士,您看我家草場的蓋度如何?”“返青不錯,但是太稀疏,目測蓋度不到20%,并且枯落物幾乎見不到了。”“您說的枯落物是什么?”
“還在立著的枯草是立枯物,落在地上的是凋落物,這兩種加在一起就是枯落物了。”丁勇彎下腰拿起一棵枯草說,枯落物多了裸露的沙土就吹不起來了,草原生態就會得到保護……這段對話發生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希日塔拉嘎查牧民敖特根家的草場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博士、錫林浩特市博士服務站負責人丁勇做客嘎查黨員中心戶敖特根家的蒙古包,與牧民嘮家常、作交流,用他們身邊的案例結合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為牧民深入淺出地傳達和宣講黨的方針政策。
前不久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博士服務站在錫林浩特市落戶揭牌,有骨干成員10人,丁勇擔任服務站站長。博士服務站旨在為錫林浩特地區乃至全錫林郭勒盟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草牧業發展等領域提供科技支撐。現在,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到附近的牧民家,看看他們的草場生長情況,傳授相關知識。
在講解中,丁勇以西藏、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各大草原牧區在不同年代的載畜量為例,以大量的數據支撐查找草原退化、沙化的原因,并給出恢復草原生態的方法。“草原生態恢復是個漫長的過程,要科學認識自然生態規律,運用正確方法論,在行動和實踐中,久久為功,保護好草原生態。”丁勇說。
“聽了丁博士的課,我要把學到的知識傳達給轄區的牧民。”敖特根說。
“我們全程錄下授課內容,將通過牧民學校‘空中課堂’,線上播放給全市廣大牧民。”錫林浩特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石峰說,“下一步,我們要更加發揮好博士服務站的作用,協調更多的青年博士走進牧區,為牧民講黨的政策,助力鄉村振興。”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9日 09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