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南寧陸續下了幾場雨。降雨過后,一些小區路面和市政道路綠化帶常常出現一只只大蝸牛,有人戲稱它為法國蝸牛,是烹飪的好食材。實際上,它們的名字叫非洲大蝸牛。對此,醫生提醒:這種蝸牛不要碰!不要吃!
野生的大蝸牛是否帶有病菌?
非洲大蝸牛又名褐云瑪瑙螺、大蝸牛、白蝸牛,是我國的外來入侵物種和檢疫性有害生物。

非洲大蝸牛的寄主植物范圍很廣,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和各種草本植物,饑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尸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是一個典型的雜食性有害生物。
非洲大蝸牛身上攜帶很多致病菌和寄生蟲,非洲大蝸牛的雜食性使得它成為了各種病原體的中間宿主,比如廣州管圓線蟲等。蝸牛爬行過的蔬菜和水果均可能殘留病原體,其排泄物中容易存在活力旺盛的廣州管圓線蟲幼蟲,這些幼蟲或病原容易散布于水體中,或侵入人體皮膚的嫩薄處和破損處,或被誤食而引起感染。
非洲大蝸牛是否能食用?
全球蝸牛大約有2.5萬種,分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蝸牛,能用來食用且進行人工大規模養殖的蝸牛種類不多。可以吃的蝸牛肉質鮮嫩而緊實,口感與螺肉相似,普通蝸牛肉質松散無彈性,可能還帶腥味。法國人吃的蝸牛與我們常見的害蟲蝸牛并非是同一個種類。

非洲大蝸牛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不僅對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對物種的多樣性也產生一定的威脅,并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非洲大蝸牛可取食黃瓜、西瓜、仙人掌、玉米和甘蔗等20多種農作物的葉片,造成農作物減產或絕收。在種群爆發區,其在園林和花卉等觀賞性植物上產生的大量排泄物和爬行留下的白色粘質性痕跡嚴重影響其觀賞價值。
非洲大蝸牛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如果食用非洲大蝸牛,很可能被這種寄生蟲感染,引起人體嗜酸性腦膜炎,這種腦炎主要使人發生急劇的頭痛,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癥狀,重者可導致癱瘓、死亡。
199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對南寧市6個調查點展開廣州管圓線蟲中間宿主自然感染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廣州管圓線蟲在南寧市廣泛存在,非洲大蝸牛的自然感染率高達55.98%。這意味著當年南寧市超過一半的非洲大蝸牛體內都有廣州管圓線蟲。2007年的調查顯示:廣西各地采集到的蛞蝓、福壽螺、非洲大蝸牛和蝸牛中,廣州管圓線蟲平均感染率分別為11.71% , 10.82% , 8.85% 和 2.67%。這表明,廣西多種軟體動物都攜帶廣州管圓線蟲。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羅曉成提醒,寄生蟲病重在預防,措施主要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如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螺肉;在加工淡水螺時防止幼蟲污染廚具或食物;在有廣州管圓線蟲病流行的地區,應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熟的淡水魚、蝦、蟹、蛙、蛇等食品。從醫學角度來講,只要徹底煮熟,寄生蟲也是可以被殺死的。生食,涼拌,爆炒,這些烹飪方法都或多或少隱藏著疾病入口。所以,不管哪種吃法,切記一定要做熟再吃。
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記者 葉禎/文 宋延康/圖 通訊員 駱秋妤 實習生 董雨姍
來源:南寧晚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