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餐得先關注公眾號
餐館掃碼套路
又有了新花樣
《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
一些餐館開發票
也強制消費者關注公眾號
甚至還要關注好幾個
開紙質發票
7月12日晚,記者在位于北京萬壽路凱德晶品購物中心三層的滇草香云南原生態湯火鍋店就餐后,要求開具餐費發票。餐廳服務員表示,發票是紙質的,但也需要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記者疑惑
既然發票是紙質的

在餐廳收銀臺,記者看到一塊印有二維碼的牌子,牌子上面寫著“微信·開發票”。記者手機掃描了該二維碼后頁面跳轉至“開票助手”。記者按步驟填好發票信息點擊提交按鍵后,手機屏幕上出現了一個二維碼。二維碼上方有“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字樣,下方則提示“請到商家前臺領取發票”。
記者:“為什么還要關注公眾號?”
服務員:“這個軟件就是這樣麻煩。”
記者:“不能開電子發票嗎?”
服務員:“軟件升級后才能開電子發票,現在還只能提供紙質發票。”
記者長按二維碼進入“老王價值投基”公眾號,記者關注該公眾號后,頁面提示“點擊此處,完成開票”。點擊后,餐廳開票機打印出了紙質發票。
開票二維碼掃出5個公眾號
服務員表示
不掃碼就無法開具發票
8月2日,記者再次來到該餐廳。這次不同的是,記者掃描二維碼提交開票信息后,出現的并不是上次關注的公眾號,而變成了“北京心選”。記者反復多次掃碼,跳轉出來的公眾號二維碼也發生變化,出現了“潮級吃喝玩樂”“北京同城指南”和“Life北京”三個不同的公眾號。至此,加上第一次開票掃碼關注的公眾號,記者在這家餐廳掃碼開票的二維碼上共掃出5個公眾號,這5個公眾號下面標注的公司名稱均不相同。

記者:“為什么會這樣呢?”
服務員:“我們也不清楚”
記者:“不關注公眾號,就不能開發票嗎?”
服務員:“不行的。”
掃碼開票變成
企業公眾號的推廣方式
律師表示
企業行為涉嫌欺詐
北京匯祥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劉濤告訴記者,消費平臺拉新一般都會向承接相關業務的企業支付一定費用。劉濤表示,根據5月1日起實施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第九條和第十一條的相關規定,他認為,開票公司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開票二維碼作為公眾號推廣窗口,強制消費者成為公眾號的粉絲,并由此獲利的行為涉嫌欺詐。


消協指出
商家在開具發票過程中
強制或誘導消費者關注公眾號
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北京市消協曾發文指出,經營者將關注公眾號或使用手機APP、小程序作為消費者行使權利或享受服務的前提,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通過掃碼關注公眾號、使用小程序獲取與服務無關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涉嫌違反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
江蘇省消保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徐悅表示,為規制這一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應對企業在非必要情況下獲取個人信息的行為加強監管;另一方面,企業也需嚴格依法經營、恪守商業倫理,優化消費環境,保障消費安全。同時,微信官方專門在公眾號的投訴入口中新增了強制關注行為的專門投訴通道,如果用戶在消費過程中發現商家要求強制關注公眾號才能完成服務的情況,可以對其進行投訴。
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桑雪騏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