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網上被騙了怎么辦?有的人自認倒霉,不了了之,有的人選擇到派出所報警。但也有這樣一群人,自行在網上搜索“被騙怎么辦”,并向所謂的“網絡警察”、“律師”尋求幫助。殊不知,詐騙分子也正好利用了這點,把受騙人從一個坑騙進了另一個坑,進行了“二次詐騙”。
網購手機被騙, 搜索“被騙怎么辦”又遭“二次詐騙”
“被騙已經很著急了,沒想到網上搜索后又被騙了!”家住江都的小周(化名)回想起幾天前的受騙經歷,仍后悔不已。
小周最近一段時間想更換手機,搜索一段時間后,他終于在網上選中了一款物美價廉的手機。與賣家商量好價格后,對方表示自己因種種原因無法走官方平臺,要求他通過微信付款,同時賣家也承諾,自己是誠心想賣,不是騙子。雖然有些擔心,但對方給出的價格實在優惠,小周一番思索后同意了對方的要求,并支付了買手機的錢。然而,對方收到錢后,小周在家中等了又等,卻始終未收到對方承諾的手機,再詢問對方,對方早已消失。
意識到被騙的小周心急如焚,一心只想挽回損失。然而,小周挽回損失的辦法并不是及時撥打110或是趕到派出所求助,而是選擇在網絡搜索“被騙怎么辦”。最終,他發現了一個“網絡警察”的聯系方式,并順利與對方取得聯系。
接待小周的“客服”表示,想要報案需要走一個流程,隨即將他拉入了一個名為“反虛假信息欺詐中心”的qq群。在群內,對方先后以“搜集證據需要對接銀行卡”“立案需要繳納保證金”等理由,要求小周將錢轉入指定賬戶,并承諾一旦查明情況這筆錢將如數退還。小周想都沒想便“配合調查”,累計向對方轉賬了3萬余元。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次,自己竟又遭遇了詐騙。對方在收到錢后同樣消失了蹤跡。最終,懊惱不已的小周選擇向江都警方報警求助。
并非個例, 曾有人搜索后又接連被騙3次!
詐騙后想挽回損失,網絡搜索卻又“二次受騙”。有這樣經歷的并非只有小周一人。此前,儀征男子阿寶也在網上搜索“網絡警察”想要維權,但他的損失更為慘重:因為他在搜索后又接連被騙了三次。
原來,阿寶在某微信群內認識了一位“外籍女子”,女子以自己的行李在某機場被扣,無法與物流公司對接相關處理手續為由,請求阿寶幫忙墊付,并表示將給予一定的報酬。阿寶信以為真,被騙1.5萬余元。
意識到被騙后,阿寶通過網絡搜索“網警”,準備報案。其中一廣州“網警”主動回復,并且和阿寶進行了語音聊天。聊天中,“網警”主動向阿寶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證,并告知阿寶,警察辦案是不收費的,但是阿寶的銀行卡不是“金卡”,需要支付“驗證金”驗明銀行卡是否有效。心急如焚的阿寶毫不猶豫地向對方賬戶轉了900元,再次上當受騙。都說吃一塹長一智,可此時的阿寶卻覺得,這是自己的運氣不好。不甘心的他再次通過網絡搜索找到了一個北京的“網警”,卻又被騙近5000元。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兩次網絡搜索被騙后,阿寶仍未選擇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而是繼續網絡搜索“律師”,想請“律師”幫自己維權。不出意外,這個網絡搜索來的“律師”也是騙子,阿寶再次損失近2000元。
警方提醒
被騙后第一時間應該這樣做
“這類騙局就是利用受害人真實的受騙經歷和急于追回被騙錢款的迫切心態來實施二次詐騙?!眱x征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介紹,由于受害人是主動搜索并與之取得聯系尋求幫助,騙子更易獲得信任。同時,受害人的精神狀態往往處于緊張恐慌自責之中,加之騙子承諾幫助其追回被騙錢財,受害人的警惕心和識別能力都難以識別騙子的精心偽裝,更易上當受騙。
針對該起案例,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公安機關不會利用QQ、微信及電話辦案,報警要通過正規渠道,不要輕信網站、社交應用軟件上隨意搜出的“網警”。凡是要求轉賬到安全賬戶、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提供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查驗資金清白的,都是詐騙。被騙后,應及時記錄轉賬時間、轉賬金額和詐騙分子的銀行賬戶名稱、賬號及開戶行等,并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尋求警方的幫助。
來源:安平公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