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汛期飲食安全消費提示。從保證食品原料安全和加工用水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食物要燒熟煮透并合理儲存等方面提醒消費者注重汛期飲食安全。
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食品供應鏈各個環節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如,農作物霉變、牲畜疫病或死亡等,水和食物可能被致病生物(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各種有毒有害化學物(農藥、獸藥、鼠藥、化工廢物、重金屬等)污染,食用這些食物后將影響人體健康,可能引發腹瀉、痢疾等,甚至傳染性疾病流行。為此,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者和消費者務必注意:不要用被洪水淹沒、浸泡或已經發霉變質的谷物或其他食物原料加工、生產、制作食品。不出售、不購買、不食用被洪水或雨水浸泡的預包裝加工食品。不直接飲用未經任何處理的地表水、雨水、洪水。不用洪水洗餐具和沖洗食物。不隨意撿拾洪災水域漂浮物,或洪水沖刷地面后留下的動物尸體或野生植物,包括野菜和野果等。
同時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后、接觸過洪水后要洗手。切配的刀、板和盛裝熟食的容器,在使用前要清洗干凈,并用滾開的水或蒸煮等方式消毒殺菌。洪澇災害過后,要及時清除室內外淤泥、垃圾、積水,防止蚊蠅滋生,保證環境清潔衛生;要及時對食品生產加工的設備、設施、用具和內外環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避免二次污染。提倡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減少食品浪費。
汛期高溫、高濕,盡量不要一次采購和儲存大量食材,避免長時間儲存造成食物腐爛變質。短期存放食物應注意低溫、防塵、防蠅蟲、防鼠和隔水防潮。如發現食材變味、發黏、發霉等,應及時處理,不要食用。食物要燒熟煮透,生熟分開存放,少吃冷葷類菜肴,不吃生的動物性食品。洪澇期間,食物不易保存,特別是受災群眾聚集地或參與救災人員的食堂,要按需加工食物。盡量不要食用剩飯剩菜。如不可避免剩飯剩菜,應及時分類冷藏保存,再次食用時務必徹底加熱。
(記者:李晶晶)
來源:吉林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