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
住在江蘇南通如皋的劉女士
忽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卡上
多了30萬元!
這把她嚇一跳

當天上午10點左右,劉女士匆匆忙忙跑到如皋市公安局江安中心派出所,告訴警務人員:自己的銀行卡里無緣無故多了一筆巨款。
“說銀行卡賬戶上多了30萬,然后有個人給她打電話,說轉錢轉錯了,打到她卡里了,劉女士想在公安機關的見證下,把這個錢退給別人。”南通如皋市公安局反詐勸阻員黃金波說。

經仔細詢問,劉女士當天早上曾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微信“百萬保障”的客服人員,因為自己不太熟悉怎么操作,就聽從對方的指示,打開了手機的“屏幕共享”功能,這正好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騙子冒充業務員,跟劉女士說這個業務到期,不關閉的話,每個月要扣2000塊錢,劉女士信以為真。騙子在取得劉女士的信任之后,通過“屏幕共享”了解到劉女士的信息,然后在手機銀行里面,給劉女士貸了一筆30萬元的貸款。”南通如皋市公安局反詐勸阻員黃金波說。
申請到貸款后,騙子又借口轉錯了錢要求退還,好在劉女士及時向公安機關求助,最后才沒有把30萬轉出去。
據了解,最近這段時間
僅南通就已經發生了多起
以“關閉百萬保障業務”為由頭
實施詐騙的案件
“這個‘百萬保障’保險,大家都要認識到,它只是支付軟件里的一個內容,保障我們的賬戶安全,不需要關閉也無法關閉。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撥打110咨詢,或者向公安機關積極反映情況,在任何情況下不要給任何陌生人轉錢。”南通如皋市公安局中隊長吳新華說。

近期,警方多次提醒
小心類似的“共享屏幕”詐騙套路

注意
如果有陌生人給你打電話
不管Ta說什么,只要提到
視頻會議、共享屏幕等字眼
就一定要當心
你可能遇到了詐騙!
真實案例
案例一
7月17日,張某接到一陌生電話,稱張某有一筆貸款未還,可以幫助其將業務關閉,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
張某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一款名為“zoom”的APP進行視頻通話,并通過銀行卡轉賬,后張某意識到自己并未貸款,發現被騙,于是報警,共計損失6萬余元。

案例二
7月17日,陳某接到一個自稱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員的電話,稱陳某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要求添加QQ好友,并下載一款名為“zoom”的APP進行共享屏幕。
對方以陳某涉嫌洗錢需要核查資金為由,要求陳某向指定賬戶轉賬,后陳某發現被騙,于是報警,共計損失16萬元。

什么是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相當于手機的錄屏操作。它會把屏幕上顯示的內容全都記錄下來,并同步讓對方看到,包括彈框顯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內容。也就是說,你在手機上的任何操作,對方電腦上都能看到,包括輸入密碼、解鎖的過程。
此類詐騙中,騙子往往冒充“公檢法”或注銷校園貸款的銀行工作人員、平臺客服人員等,誘導受害者使用網絡會議視頻內的“分享屏幕”功能。

一旦受害者使用此功能,即使騙子不主動詢問,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機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輸入密碼時跳動的字符、收到的驗證碼等,從而轉走受害者卡內資金。
網警提醒
不要與陌生人開啟屏幕共享功能!因為這樣的操作會讓你在陌生人面前毫無秘密可言。
此外,接到自稱客服人員打來的“貨品質量問題”“快遞丟失破損”的電話建議立即掛斷!與官方客服或賣家進行核實。如若被騙,請立即撥打110進行報警。
綜合:南通臺(記者:戴俊)、江蘇新聞、江蘇網警、宿遷網警
來源:浙江在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