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5°C的三伏天
待在悶熱不通風的室內
如果不及時降溫
真的很容易中暑!
但是家里的老人怕得“空調病”或浪費電
可能就不會開空調
殊不知
這樣面臨的情況還會更危險
小圈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翟華強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調劑標準化研究中心主任
今日案例
79歲的陳女士在悶熱的房間待了一上午,中午被家人發現意識不清,送醫時體溫達到39.8℃,醫院判定為熱射病后,經過40多小時搶救,老人終于轉危為安。
據了解,老人家中裝有空調,因不覺得很熱,而且害怕得“空調病”,所以沒開。醫生表示,老人對于炎熱的敏感度比年輕人低。
老人夏天更應該及時開空調
1.可能在“不覺得熱”的情況下出現“隱性中暑”,隨著年齡升高,老年人的皮膚溫度感受器敏感性下調,對外界的溫度、濕度的體感變得不明顯。所以即便室溫偏高,他們可能感覺不到很熱,也就無法及時降溫補水。
但實際上,由于他們的身體體溫調節功能和適應能力下降,長期處在高溫高濕、不通風的室內環境,很容易出現脫水、散熱不佳、體內電解質紊亂的癥狀,從而中暑。
2.如果老年人本身患有其它慢性疾病,一方面會把中暑初期出現的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誤當成其它疾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
更嚴重的,可能會發展為熱射病。要知道,熱射病是一種重型中暑,病死率介于20%~70%,其中老年患者可高達 80%。
另一方面,高溫中暑可能會加重原有疾病,帶來系列并發癥,影響身體各器官功能。避免中暑的關鍵是預防,因此,及時開空調、保持室內適當通風真的非常重要!
空調用錯可能惹來一身病
1. 咽喉炎
空氣不流通,導致病毒和細菌趁機大量繁殖和生長,很容易誘發咽喉炎。
2. 凍出感冒
在空調房里的冷空氣環境下,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孔閉合,抵抗力減弱,體溫難以調節,就會導致感冒。
3. 血糖升高
長時間吹空調,很多糖尿病人發現血糖升高。寒冷刺激會使體內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而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方面造成血糖升高,另一面產熱不足耐寒能力變弱。
4. 血壓升高
高血壓病人進入空調房,實際上是一種“冷加壓”的癥狀。“冷加壓”癥狀發生非常快速,在一分鐘內即可使血壓升高約20毫米~30毫米汞柱。
4個方法開空調更省電
1.設定溫度
開機時,將空調設置到高冷狀態,以最快速度達到降溫目的,當溫度適宜時,我們再調成26℃,26℃是普遍公認的人體最舒適的溫度。如果再低幾度就會感覺到涼意。而且夏天開了空調以后室內外存在溫差,低于26℃的溫度會讓人體面對的溫差更大,會讓人的身體調節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患病。
另外,空調制冷的時候每降低一度,就會增加7%~10%的耗電量,所以26℃是一個健康舒適又省電的溫度。
2.調整風向
很多人在開空調時,都喜歡風口朝下吹,其實冷空氣是向下走的,而熱空氣是向上走的,所以想要制冷時,最好把空調風向朝上,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這樣不僅能夠快速降溫,還能避免冷風直吹導致的頭疼感冒等。
3.不要頻繁開關空調
很多人在短暫外出時,為了省電,都會關掉空調,等回家后再重新啟動,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觀念。開一會兒、關一會兒,這樣操作,更容易造成空調的損壞,而且短暫地關閉空調,不僅不會省電,反而會很費電,空調在剛開始啟動降溫的階段,耗電功率是非常高的。
直到把房間溫度穩降到接近設定溫度時,功率才會慢慢下降,通常這個過程根據房間空間大小和空調匹數的不同,需要30分鐘~2個小時不等,而在室溫與空調設定溫度一致時,空調的耗電量只有大功率降溫階段的六分之一。
4.睡眠模式
睡眠模式省電的原理就是減少環境溫度與設置溫度的差值,讓壓縮機容易停機,達到省電目的。另外睡眠模式還會同時將風速自動調到最小,防止晚上睡覺大風量導致感冒,同時內機的噪音也會降到最小。
空調使用小貼士
一、老人夏天更應該及時開空調
1.可能在“不覺得熱”的情況下出現“隱性中暑”;
2.如果老年人本身患有其它慢性疾病,可能會把中暑初期出現的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誤當成其它疾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
二、空調用錯可能惹來一身病
1.咽喉炎;
2.凍出感冒;
3.血糖升;
4.血壓升高。
三、4個方法開空調更省電
1.設定溫度;
2.調整風向;
3.不要頻繁開關空調;
4.睡眠模式。
來源:經視健康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