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孫立鵬(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助理)
近來,美國頻頻炒作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美國眾參兩院分別發起“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案”和“結束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法案”,欲強行剝奪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以立法先行的方式,凝聚國內共識、塑造外部輿論、要求修改國際規則,實則為拜登政府對華采取下一步強硬經貿措施輸送“炮彈”。未來一段時間,中美圍繞“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的博弈將更趨激烈。
美國的要求無理
長期以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群體的重要一員,受到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和尊重。美國提出終結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做法既不合理,更不合法,注定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美國做法缺乏基本的國際法理基礎。根據2022年6月世界銀行最新劃分標準,年人均國民收入高于1.32萬美元為高收入國家,即發達國家。低于該標準為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即均為發展中國家。因此,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行列。此外,IMF將中國列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OECD的高收入成員俱樂部不包含中國,聯合國發達國家列表中也沒有中國,WTO的“自我認定標準”也允許中國自加入以來就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參與國際經濟事務。中國堂堂正正地以發展中國家角色參與國際事務、履行國際責任,美國的質疑和挑戰毫無道理。
美國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規則之上的做法,是典型的霸權邏輯。美國國會的兩項法案均強調,必須要在國際組織中將中國剔除出發展中國家行列,“如果沒有現成的國際機制和規則,就建立一套將中國轉變為發達國家的機制”。一個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由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組織的全體成員共同協商決定。但美國卻憑借全球霸主地位,企圖以自身意愿強行重塑國際規則和秩序。這種肆意踐踏二戰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屢屢霸凌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行徑,正引發世界各國的強烈不滿。
1974年2月,毛澤東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提出了“三個世界”理論,明確表示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的鮮明立場和主張。中國自主歸屬到這一群體時,首先想到的是道義和責任,而非利益和權利。當前,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意味著,雖然中國這些年確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無論是從人均收入還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尚不足以改變中國“發展中國家”這一根本歷史屬性。中國捍衛發展中國家利益的決心也始終如一。
美國的意圖不良
美國因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而陷入焦慮。美國對華強硬勢力認為,中國過去多年的快速發展是因為加入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通過發展中國家地位獲得“特殊和差別待遇”等經濟好處,讓“中國免費搭車是美國犯的最大戰略錯誤”。支持“結束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法案”的多位議員表示,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有望在經濟上超越美國,當務之急是要將中國剔除出發展中國家行列,“不能再占美國和世界的便宜”。這些言論既無理、更虧心,可以看出,美國無視中國經濟增長對美國物價穩定、居民福利、金融繁榮等帶來的好處,也漠視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的巨大貢獻,急于對中國貼上發達國家的標簽,凸顯出他們內心深處對中國發展的不安。
美國否認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是出于打壓遏制中國的戰略需要。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作為最主要競爭對手,認為未來10年是中美競爭關鍵期。美國正集全政府、全社會之力對華采取一系列打壓措施,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只是其中的一環。回顧過去,從“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再到“中國發達國家論”,從“做空”“看衰”中國再到“捧殺”中國,美國變換的是借口和手法,不變的是對中國的持續打壓。路透社稱,美國國會要剝奪中國在一些國際組織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的立法,為的是與中國長期競爭。
美國否認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旨在加緊塑造對中國發展不利的國際環境。一是美國妄圖通過炒作“不公平優勢論”讓中國陷入輿論被動。美國國會議員范·霍倫稱,中國利用發展中國家地位,在多邊協議中獲得“不公平優勢”,美國必須予以回應。美方希望通過炒作中國獲取“不公平優勢”,削弱中國在多邊國際機構中的影響力和信譽。二是鞏固對華強硬小圈子。拜登政府執政以來,意圖通過拉攏盟友伙伴對華施壓,既擴大實施效果,又減少打壓中國的成本和風險。當前,在炒作“中國經濟脅迫論”的同時,美國再炒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意在引誘更多盟友和經濟伙伴,鞏固對華強硬的集體陣營,惡化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
對世界的多重影響
從全球層面看,美國炒作“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推動國際機構中相關標準和規則的修改,將帶來三重多邊影響。
第一,經濟全球化遭挑戰。美國以“發展中國家地位”為由對中國進行戰略打壓,違背美國推崇的“自由市場、全球經濟一體化”理念,引發他國的警惕和憂慮。“關城門”“拉吊橋”“建護欄”盛行,結果將是經濟全球化的動力減弱,疫后經濟復蘇腳步被拖累。
第二,國際秩序進入碎片化時代。美國此時拋出“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本質是對華競爭,而且把“戰場”擴大至多邊機構。為維護自身利益,中國必然會做出必要反擊。未來的中美關系,無論是雙邊還是多邊領域,都將面臨激烈的競爭與博弈。而美國拉攏盟友選邊站隊,共同應對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的做法,將破壞眾多國際合作機制,導致國際秩序再陷“大混沌”年代。
第三,分化全球治理合力。中國雖是發展中國家,但在許多全球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承擔了國際責任,如維護金融穩定、消除貧困、推動全球健康事業發展等。事實上,當前世界面臨嚴重的治理赤字,急需中美合作,引領其他國家共同合作,應對多重現實挑戰。而美國以“發展中國家地位”為由對中國進行打壓,將使全球治理陷入分裂危機和信任危機。
對中國而言,過去很多年承擔的國際責任遠高于其他發展中國家,而且還主動地向他國釋放中國發展紅利。美國攻擊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不僅是對中國國際地位和正當權益的公然侵犯,也表明了美國霸權對中國的戰略打壓。中國將繼續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共同捍衛發展中國家的權益,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美國拿“發展中國家地位”問題企圖遏制中國,不可能得逞。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5日 1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