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派記者 馮學知】近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在就其任期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接受公眾的咨詢。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以下簡稱工會)響應稱,要求撤銷港股股票印花稅。工會表示,香港本地證券市場交投量及從業員生存空間受到股票印花稅增加的影響嚴重。證券業是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股票印花稅亦影響到整體的發展。
2021年,為增加政府收入,香港特區立法會審議通過《2021年收入(印花稅)條例草案》,根據這一條例草案,股票交易印花稅由此前買賣雙方各付0.1%上調至0.13%。當年8月1日,有關調整正式生效。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為香港工會聯合會的屬會之一。組織理念包括“為行業向監管反映意見”等。工會稱,在香港政府調升股票印花稅后,港股市場的日均成交金額連續兩年出現下降,其間雖在港上市公司數目有所上升,但無助于成交上揚。該會會長陳志華表示,健康的股票市場應具備及包容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長線投資者、短線炒賣者,都應有其活動空間。調高股票印花稅增加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尤其對市場中的高頻交易投資者造成巨大沖擊。他強調,有必要通過降低印花稅率等方式降低股票交易成本,以刺激整體成交量,提高香港股票市場與其他主要股票市場間的競爭力。
針對業界的相關呼吁,香港政府曾多次給出回應。今年7月,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回應指出,股市整體成交額受股價下跌的影響較大,有關價格變動較多為外圍因素轉變所導致,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上調不影響港股交易活動。他表示,在2021年上調股票印花稅后的頭5個月,港股日均成交額仍增加近2%。
針對降低乃至取消股票印花稅有助刺激成交的說法,許正宇回應道,特區政府在1998年至2001年期間3次調低港股印花稅率,但日均成交額仍由1997年約143億元減少至2002年的60億元,反映下調稅率未必能夠帶動股市成交。
此前,針對市場關于“削弱股票市場的競爭力”“影響港股市場交投”等擔憂,許正宇也曾回應認為香港市場的賣點從來不是交易成本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不是單靠印花稅一項因素可以成就的。
根據公開數據,2020年香港的印花稅占香港整體稅的10%,其中又有約一半來自股票交易印花稅。許正宇強調,若按2022至2023年度的股票交易印花稅實際收入作估算,假如把稅率調低至0.1%或完全取消,將會令庫房少收123億元或531億元,占該年度總體收入2%或9%。
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股票印花稅是政府重要稅收來源,政府態度謹慎可以理解。但結合當前香港金融現狀,如從金融市場穩定、提振投資者信心等目標出發,特區政府有必要考慮重新調整印花稅稅率,恢復到0.1%或者降至更低。同時,也可考慮通過支持碎股交易(不足一手的股票交易)等方式降低港股投資門檻,幫助活躍市場成交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