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記者日前走訪了河北省邢臺市人民檢察院,了解到邢臺檢察積極開展“燕趙山海·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在“太行泉城·美麗邢臺”建設中認真履職發揮檢察職能,在環境生態保護上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取得的新成效。
截至目前,邢臺市檢察機關共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173件,立案5123件,履行訴前程序4977件,提起公益訴訟案件190件。
據了解,邢臺市縣兩級檢察院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度,今年以來,兩級院檢察長踏查河道345.5公里,辦理案件37件,開展“河長+檢察長”巡河活動21次,治理坑塘12個,水源地26處,清理非法占用及污染河道127.7公里,河流面積85.6畝。增值放流育苗8000余條,保護側柏古樹2000余棵,改善古樹生態環境600平方米,補綠種植樹木1140棵,有效利用“頭雁效應”還一片綠色青山。
2019年6月以來,邢臺市縣兩級檢察院訴請法院判令被告承擔生態治理修復費用1.744億元,礦產資源損失費用4525.5萬元,評估鑒定費用706.4萬元。
據了解,自“燕趙山海·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督促關停和整治空氣污染企業20家,督促清理違法堆放生活垃圾315.6敦,建筑垃圾7822噸,保護被污染土壤35.3畝,拆除占用農田建筑11處,復墾土地410.2畝。
邢臺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高恩澤表示,邢臺市縣兩級檢察院聚焦綜合治理強化全面履職。一方面,積極探索復墾復綠、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形式,切實打好“刑事懲罰+公益訴訟+治理修復”組合拳,做實恢復性司法。另一方面,既著眼個案辦理,又注重抓前端、治未病,強化源頭治理。深化協同保護強化能動履職。既注重強化檢檢聯動,增強檢察一體履職合力;又強化府檢聯動,共畫保護公益“同心圓”;更注重強化監督聯動,形成“檢察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合力,實現“1+1+1>3”的監督效果,匯聚內外部最大合力。
記者了解到,7月14日京杭大運河公益訴訟檢察跨區域協作聯席會在邢臺市臨西縣舉行。會上,來自山東省的德州市、聊城市和河北省的邢臺市、滄州市、廊坊市、衡水市、邯鄲市共七市檢察機關簽署《關于建立京杭大運河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并在會上發布《關于建立京杭大運河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協作機制的意見》。
高恩澤表示,這是邢臺市人民檢察院謀劃牽頭并建立兩省七市二十三縣大運河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協作機制,為大運河保護筑起了一道堅實的檢察屏障。
下一步,邢臺市人民檢察院將以公益保護為核心,以開展“燕趙山海·護航美麗河北建設”為抓手,努力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檔升級。
光明網記者 陳暢 劉奕飛
來源:光明網-法治頻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