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張學友在演唱會時突然失去平衡摔倒在舞臺上,引發了大家關注。他解釋稱,自己從小即患有“耳水不平衡”,幾乎每年都會發作一次,這次他演出前半小時突然開始頭暈。
所謂的“耳水不平衡”,在醫學上稱為“梅尼埃病”,曾稱“美尼爾病”,今天,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陳黔妹副主任醫師、徐珊醫師來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什么是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種內耳疾病,其眩暈是一種耳源性眩暈,也就是耳朵原因引起的眩暈。主要有四大臨床癥狀:
1、反復的發作性眩暈。呈旋轉性或搖擺性,持續時間20分鐘到數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間歇期眩暈可完全消失,間歇長短因人而異,數日到數年不等。在間歇期可有不平穩感,復發次數越多,則持續越長,間歇越短。
2、波動性聽力下降。聽力下降早期為波動性,多以低中頻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為主。隨著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間歇期聽力無法恢復至正常或發病前水平。
3、耳鳴。多出現在眩暈發作之前。初為持續性低音調吹風聲或流水聲,后轉為高音調蟬鳥聲、哨聲或汽笛聲。耳鳴在眩暈發作時加劇,間歇期自然緩解,但常常不消失。
4、耳悶脹感。發作期患側耳內或頭部有脹滿、沉重或壓迫感,有時感耳周灼痛。
此外,發作時還常伴有面色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等癥狀。
如何從耳部結構認識梅尼埃???
耳部分為三個部分:外耳、中耳和內耳。內耳在耳朵最深處,分為聽覺器——耳蝸、平衡器——前庭;前庭結構包括三個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半規管感受頭部旋轉運動,橢圓囊和球囊感受頭部直線加速運動;因此,內耳兼有聽覺和感受位置變化的雙重功能。
內耳外層是一層骨質結構,稱為骨迷路,其內充滿外淋巴液。在骨迷路內,又“嵌套”著一個膜質結構,名叫膜迷路,它借細小絲網纖維懸浮在外淋巴液中,自成一套密封的內淋巴系統,充滿內淋巴液。當發生內耳膜迷路積水、內淋巴液分泌多或正常吸收功能障礙,內耳就會產生水腫,影響其聽覺和平衡功能,產生聽力下降、眩暈等不適。
確診梅尼埃病要做哪些檢查?
1、聽力檢查
純音測聽:檢測聽力;聲抗阻檢查:區分聽力損失部位;甘油試驗:判斷內耳有無積水;耳蝸電圖:判斷內耳有無積水;腦干誘發性電位:鑒別內耳疾病及聽神經疾病引起的聽力障礙。
2、前庭功能檢查
眼震電圖:評估前庭功能。
3、影像學檢查
頭CT或頭MRI:排除腦部疾病引起的眩暈。
4、病因學檢查
變應原檢查、免疫學檢查、內分泌功能檢查等。
梅尼埃病能夠治愈嗎?
梅尼埃病具體病因不明,目前認為系終身性疾病,尚無根治性方法。但其為可控制性疾病,90%的梅尼埃病患者急性期可以通過鎮靜類、利尿類、激素類等藥物治療,癥狀可得到緩解。并且,由于梅尼埃病是一種陣發性的疾病,患者只需在發病時服藥即可,不需終生持續服藥。
對于非常頑固且嚴重的反復眩暈,在保守治療或藥物治療六個月無效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如內淋巴囊手術、半規管填塞術、迷路切除術、前庭神經切斷術。但是由于迷路切除手術傷害比較大,建議慎重選擇。
梅尼埃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環境因素能夠誘發梅尼埃病,因此調整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發作的控制。日常生活中,梅尼埃病患者要多加注意以下5點:
1、低鹽飲食。內淋巴積水與鹽的攝入量有關,因此,鹽的攝入需低于正常人每天6g的標準,應降低到2g。
2、控制攝水量。注意每日不要喝太多的水。
3、避免飲食刺激。避免咖啡因制品、煙草和酒精類制品的攝入。
4、良好作息。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調節,保持好心情,規律作息,避免勞累,減少發病的可能性。
5、注意安全。盡量遠離危險的地方,日常活動時要多加注意。避免梅尼埃病突然發作時造成危險,日常爬樓梯、騎車、開車時都要多加注意。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出現反復頭暈、并伴有聽力下降及耳鳴耳堵癥狀,建議盡早就診;嚴重的梅尼埃患者,若不及時治療,不僅眩暈得不到有效控制,且聽力也會逐漸進展下降,所以一定要早期即到專業正規的醫院診治。(記者 姬薇)
來源:工人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