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網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李政葳)在31日舉行的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上,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高林表示,從總體來看,我國網絡安全戰略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健全,工作體制機制日益完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數據安全管理、個人信息保護、新技術新應用風險防范等能力持續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持續構建,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形成。針對各界關注、百姓關切的突出問題,制定出臺了相關戰略規劃,頒布《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出臺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絡安全審查、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數據出境安全管理、網絡安全服務認證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制定發布300多項網絡安全領域國家標準,基本構建起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的“四梁八柱”,網絡安全法律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和能力顯著增加。出臺《網絡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了國家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法制基礎。在中央網信辦統籌協調之下,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做好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保護工作部門切實履行本行業、本領域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責任,運營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社會各方面協同配合,網絡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技術防護能力持續強化。
國家網絡安全應急體系不斷健全。國家印發了《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應急協調和通報工作機制,與各地區、各部門、各中央企業建立了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及時匯集信息、監測預警、通報風險、響應處置,構建起“全國一盤棋”的工作體系,形成維護網絡安全的強大合力。
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國家設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實施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目前,國內有60余所高校設立網絡安全學院,200余所高校設立網絡安全本科專業,每年網絡安全畢業生超過2萬人。建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開展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集聚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資源。指導實施網絡安全學院學生創新資助計劃,鼓勵和支持高校學生圍繞企業網絡安全技術創新實際需求和產業發展共性問題開展創新活動。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不斷加快,技術能力穩步提高,產業體系快速發展,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大幅提高。通過每年連續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深入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家庭、進軍營等活動,極大提升了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同時,這些年也組織實施攝像頭偷窺等黑產集中治理,并嚴厲打擊非法販賣個人信息、侵犯公民隱私、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有力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明顯夯實。印發《黨委(黨組)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充分發揮責任制抓手作用,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體系,強化工作責任督查落實、問題整改、責任追究。同時也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審計署開展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審計,將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到審計的范疇。積極選樹典型、表彰先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網信辦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進一步激發各地區各部門齊抓網絡安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據了解,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于9月11日至17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其中,開幕式等重要活動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來源:光明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