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前夕,廣州部分小學的家長接到通知,校內課后托管服務因有新的標準和要求,涉及到收費的課后第三方素質托管服務項目將暫停。相關學校均表示,是接到了上級通知,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將對校內托管服務進行進一步規范。根據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從2023年12月1日起,各學校引進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8月31日,家長群里開始傳出多所小學的通知,稱暫停第三方素質托管服務。一所學校在通知里稱,課后素質課程和學校社團課先暫停,開課時間另行通知。課后基礎托管不變,按原計劃正常開展。若已報名繳費,費用暫時由第三方機構保管。
另一所學校的通知提到,將規范校內課后第三方素質托管服務項目及費用標準,暫停素質托管的報名與收費工作。已報名繳費的暫由機構保管。具體操作辦法待上級部門明確要求后再通知,學校積極承擔學生課后服務項目,堅持以基本托管為主,讓學生盡量在校內基礎托管時間內完成作業。
有小學校長表示,目前學校收到的指示就是“暫停”,相關工作還需等待上級文件指引。但是,只要家長和學生有需要,學校會如常提供午休和課后托管服務。也有校長表示,目前學校還未向家長收取相關費用,正在等待新的政策指引。但新政策出臺之前,該校同樣會根據家長和學生的需求,繼續提供托管服務。
“不管怎么變,學校還是要為家長和孩子托底。”該校長說。海珠區一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最新文件還未下發,目前學校先暫停托管收費,但依然會提供托管服務,如校內合唱隊等特色社團等也需要為比賽備戰。等新的標準和要求出臺后,特色托管再按相關要求進行收費。開學后,校內基本托管中,將會有本校老師坐班,看管學生并進行答疑,與以往提供的基本托管服務一致。
越秀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課后服務托管工作,越秀區教育局是按照廣州市教育局的政策執行。天河某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仍組織基本托管,由學校老師負責。興趣班開課工作,等接到區教育局通知后再組織,托管費暫由機構保管。
為此,記者咨詢了多區教育局,他們均表示,課后托管工作調整是按照上級的政策執行,目前還在等待進一步的細則要求。
記者從一份依法申請公開的由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獲悉,通知要求進一步明確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主體,各校要積極承擔學生課后服務的主體責任,堅持以基本托管為主,課后興趣拓展課程為補充,開設輔導答疑、學業拓展、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鍛煉、閱讀朗誦、德育實踐、校外活動等活動課程。同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好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展覽中心、紅色基地、實踐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共同參與課后服務工作。
校內課后服務的課程原則上以本校教職工為主要力量開展,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士或志愿者參與,嚴禁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入學校提供課后服務。本校教師可承擔的課程,原則上不可引進第三方機構代為提供師資服務,如輔導答疑、閱讀朗誦、普通體育鍛煉等課程原則上由校內教職工組織實施。本校開展的活動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課后服務時間,按周計算,原則上不能超過本周課后服務總時長的三分之一。
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課后服務,開設興趣類拓展課程原則上應符合《廣東省中小學生校外教育培訓非學科類目錄清單(試行)》規定,各地應出臺課后服務課程審核監管指引文件,加強對興趣類拓展課程的管理。
學校組織的校內課后服務活動由各地級以上市、縣教育部門,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研究提出校內課后服務收費標準意見,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教育、財政部門根據課后服務成本,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辦學條件和學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在扣除財政補貼的基礎上進行審核并擬定標準,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執行。
從2023年12月1日起,各學校引進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通過招標等競爭方式確定課后服務標準,收費標準不高于當地公辦青少年宮同類課程平均課時收費標準,且要明顯低于非學科培訓機構在校外提供同類型課程收費標準。原則上同一區域同類項目收費標準應保持相對一致。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在遴選確定的名單內選擇服務機構和項目。對服務于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學習與生活以及家校互動等方面的互聯網移動應用(含校內課后服務的APP)落實備案制度,未列入全國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備案平臺的不得選用。
通知還要求要加強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管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評估的實施情況,對服務水平低下、惡意在校招攬生源、不按規提供服務、擾亂學校教育教學和招生秩序等問題的培訓機構,要堅決予以退出,并按有關文件規定取消培訓資質。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各地應嚴格按照規范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水平。
廣東省教育廳、省發改委:
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
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從2023年12月1日起,各學校引進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此外,校內課后服務收費以學校為單位收取。不得強制或暗示學生及家長參加課后服務,不得通過強制托管變相違規補課或要求學生留校自習,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校內課后服務的課程原則上
以本校教職工為主要力量開展
通知指出,“雙減”工作實施兩年以來,各地為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實施過程中,有些地區、學校存在實施主體不清、課程開設過雜、收費標準不一等問題。為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水平,進一步規范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廣東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發出上述通知。
通知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進一步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堅持政府主導、學校主體、內外協同、因地制宜,全面規范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確保校內課后服務有序保質開展。
通知指出,要進一步明確實施主體,各校要積極承擔學生課后服務的主體責任,堅持以基本托管為主,課后興趣類拓展課程為補充,開設輔導答疑、學業拓展、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鍛煉、閱讀朗誦、德育實踐、校外活動等活動課程。同時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好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展覽中心、紅色基地、實踐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共同參與課后服務工作。
根據通知,校內課后服務的課程原則上以本校教職工為主要力量開展,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參與,嚴禁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入學校提供課后服務。本校教師可承擔的課程,原則上不得引進第三方機構代為提供師資服務,如輔導答疑、閱讀朗誦、普通體育鍛煉等課程原則上由校內教職工組織實施。本校開展的活動不能滿足部分學生發展興趣特長等特殊需要的,可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課后服務時間,按周計算,原則上不能超過本周課后服務總時長的三分之一。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課后服務,開設興趣類拓展課程原則上應符合《廣東省中小學生校外教育培訓非學科類目錄清單(試行)》的規定,各地應出臺課后服務課程審核監管指引文件,加強對興趣類拓展課程的管理。
引進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應當取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通知還提出,進一步加快收費標準出臺。學校組織的校內課后服務活動由各地級以上市、縣教育部門,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研究提出校內課后服務收費標準意見,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教育、財政部門根據課后服務成本,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辦學條件和學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在扣除財政補貼的基礎上進行審核并擬定標準,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執行。
通知還要求,進一步規范機構引進。各地要建立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遴選審核機制。教育部門要全面落實《反壟斷法》的有關要求和公平競爭政策制度,會同相關部門遴選確定有資質、信譽好、質量高的機構,形成機構名單和服務項目。
從2023年12月1日起,各學校引進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堅持公益性原則,通過招標等競爭方式確定課后服務費標準,收費標準不高于當地公辦青少年宮同類型課程平均課時收費標準,且要明顯低于非學科培訓機構在校外提供同類型課程收費標準,原則上同一區域同類項目收費標準應保持相對一致。
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在遴選確定的名單內選擇服務機構和項目。對服務于學校教學與管理、學生學習與生活以及家校互動等方面的互聯網移動應用(含校內課后服務的APP)落實備案制度,未列入全國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備案平臺的不得選用。
同時,要進一步明確收費主體。校內課后服務收費以學校為單位收取,按有關規定開具稅務發票。由學校提供的課后服務,可作為服務性收費項目由學校收取課后服務費,嚴禁將收取的課后服務費存入個人賬戶,嚴禁設立“小金庫”,嚴禁截留、挪用、擠占。
通過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校內課后服務,可作為代收費項目收取費用,代收費往來資金由學校開具結算票據代為收取,不得計入學校收入。
不得強制或暗示
學生及家長參加課后服務
通知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服務監管。各地要加強校內課后服務監管,堅持學生自主自愿選擇,不得強制或暗示學生及家長參加課后服務,不得通過強制托管變相違規補課或要求學生留校自習,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含涉學生、涉第三方機構亂收費)。
同時,要加強教職工參與課后服務的取酬保障,明確取酬來源與標準,學校教職工不得參與提供服務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授課及取酬。要加強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管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定期評估的實施情況,對服務水平低下、惡意在校招攬生源、不按規定提供服務、擾亂學校教育教學和招生秩序等問題的培訓機構,要堅決予以退出,并按有關文件規定取消培訓資質。
通知指出,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各地應嚴格按照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水平。各地應定期對轄區內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情況進行監管,督促存在強制參加課后服務、違規補課、高收費、未落實學校主體責任、第三方服務質量低下等問題的學校立查立改,確保課后服務規范開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曉星、魏麗娜、謝澤楷、林欣潼、林霞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黃紫瑋
來源:廣州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