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四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辦。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白嵐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據介紹,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9年8月獲批設立。廣西自貿試驗區堅持“面向市場、聯動內外、循環暢通、改革提高、開放發展”工作思路,大力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努力建設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核心區。截至2023年7月,廣西自貿試驗區累計外貿進出口額8580億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4.76億美元。
設立四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堅持為國家試制度,開展引領性標志性制度創新。緊緊圍繞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出臺深化改革開放方案,聚焦貿易、投資、跨境資金、運輸往來、要素資源、人員進出“六個自由便利”和數據流動安全有序,建設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核心區。目前已累計形成13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8項為全國首創。國家層面302項制度創新成果中的278項已在廣西復制推廣,第七批自貿試驗區24項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突出投資自由便利,實施“負面清單式”放權,下放115項事權至片區;創新“拿地即開工”4.0版,提高項目審批便捷度。突出貿易自由便利,全國首創“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集成改革,服務邊境地區落地加工企業發展,助力興邊富民。
設立四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堅持為改革闖新路,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積極在友誼關口岸建設智慧口岸,打造全國邊境陸路口岸智慧高效通關示范,力爭實現24小時不間斷、無接觸、無人化、智能化通關,南寧至河內“園對園、企對企、生產線對生產線”貨物24小時內運抵。建設中國—東盟水果交易中心,積極打造成為面向全國和東盟各國的水果分撥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集成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在跨境金融、沿邊金融和地方金融等10個領域152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南寧市獲批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建設中馬“兩國雙園”升級版,截至2023年6月,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累計固定資產投資超276億元人民幣,累計簽約落戶項目超200個,協議總投資超2600億元。集成跨境電商綜試區,2022年南寧、崇左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交易額分別為137.9億元、25.3億元,同比增長77.4%、6.5%。
設立四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堅持為廣西謀發展,壯大現代產業發展新動能。組織片區赴上海、深圳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開展招商推介會,加速引進主導產業。南寧片區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吸引格思克、泰克半導體、華芯振邦、中銀香港等80多家規上企業入駐。高質量建設運營中國—東盟經貿中心,商貿投資、跨境物流、法務服務、跨境電商孵化等“一站式”服務鏈條日趨完善,引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南寧代辦處等四個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入駐。
設立四年來,廣西自貿試驗區堅持內外聯動,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制定出臺《關于設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發展區的指導意見》,根據國家支持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建設文件精神,推動在南寧、欽州、崇左、北海、防城港市設立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區;推動粵桂瓊自貿試驗區(港)聯動發展,推動成立粵桂瓊自由貿易試驗區(港)聯盟;舉辦2023年沿邊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大會,推動沿邊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和聯動發展。
白嵐表示,下一步,廣西自貿試驗區將緊抓國家推進沿邊臨港產業園建設有利契機,全面抓好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方案落實落地,以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推進制度型開放為著力點,大力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重點用好用足40項服務產業發展類自治區級制度創新成果,增強制度紅利輻射效益,積極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通訊員 蔡文嶸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仕興)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