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昨日登陸我國廣東后,一路在海岸交界處活動,今天8時,已進入北部灣,強度為熱帶風暴級(8級)。
而今年第11號臺風“海葵”則會繼續向我國奔襲,預計今天傍晚前后會在臺灣島東南部沿海登陸,之后會向福建南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靠近。

9月2日上午臺風“蘇拉”衛星監測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9月3日臺風“海葵”奔襲途中其臺風眼趨于清晰。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從正面迎擊臺風“蘇拉”的粵港澳地區,到緊張備戰臺風“海葵”未來幾天超長待機灑水的閩粵交接一帶,各地氣象及相關部門如何加強監測預警和聯防聯動,全力迎戰臺風?

來源:中央氣象臺
通過這些最新回傳的現場畫面,我們一起來看→
坐標:廣東

9月1日,在臺風“蘇拉”登陸前,廣州市南沙區氣象局工作人員爬上高塔維護氣象觀測設備。 文字/攝影李海洋
9月1日13時,汕尾市紅海灣附近風雨猛烈,陣風已達12級,汕尾當地已發布臺風最高級別紅色預警!“追風小隊”帶來現場報道! 攝影:馬俊

9月1日晚,受“蘇拉”影響,河源市紫金縣出現暴雨到大暴雨,紫金縣氣象局密切監測,及時預警,“叫應”相關部門及鄉鎮負責人做好防范工作。文字:劉衍波 攝影:張輝
9月1日夜間,珠海擔桿島出現了17級陣風。這是當時來自島上的聲音。(由于停電沒有畫面) 來源:微博@廣東天氣 攝影:@不吃魚的貓

8月31日,中國氣象局首次開展北斗導航平漂臺風探測(點擊鏈接了解更多細節),成功獲取“上升-平漂-下降”三階段的溫度、氣壓、濕度、風等觀測要素。 圖為9月1日7時北斗導航探空平漂軌跡。 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圖為9月2日20時北斗導航探空平漂軌跡。 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據廣東省氣象臺消息,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的中心于9月2日下午1時50分前后在廣東陽江再次登陸,廣東多地路段大樹倒塌,道路受阻,深圳、江門、汕尾等多地消防員在風雨中清障,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來源:微博@中國消防

雖然臺風“蘇拉”已登陸,但根據最新預報,后續臺風“海葵”也會給粵東地區帶來風雨影響。汕頭氣象部門時刻關注天氣形勢,繼續做好防御工作。圖為9月2日汕頭氣象站工作人員加密施放探空氣球。 文字:趙娟 攝影:章偉民
坐標:香港

9月1日20時15分,香港天文臺掛出“十號風球”警報信號。這是香港自2018年9月為應對超強臺風“山竹”之后,再一次發出“十號風球”警報信號。9月1日9時,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一架“挑戰者605”飛機到臺風“蘇拉”附近投放下投式探空儀收集氣象數據。特區政府表示,收集到的氣象資料可供香港天文臺分析熱帶氣旋的強度和三維結構,輔助預報臺風未來路徑。 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

“挑戰者605”飛機觀測到的臺風眼區 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

飛機探測臺風“蘇拉”的航路追蹤圖 來源:Flightradar24

從8月31日起,特區政府各部門、相關機構積極開展行動。警方多動員1450名警力,消防多調配300名消防員和20部消防車,民安隊動員300名隊員,以應對臺風期間的緊急情況。醫管局動員較平時多20%的醫生駐守各公立醫院,全港急癥服務臺風期間24小時候命。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紅十字會、消防義工隊、警務處義工隊等各方面人士,在臺風來臨前合力協助居民做好防臺風準備工作,包括預備大量沙包分發給居民,為低洼處部分居民家庭抬升家具電器位置,協助年長居民到安全地方暫避等。 圖為9月1日香港民安隊隊員在杏花邨海邊巡邏 來源:新華社

特區政府根據風險評估,針對易致災點,協調有關部門和機構果斷應對。相關部門提前將有水浸風險的自行車道、行人隧道等封閉。 圖為9月1日,在香港街頭,商家用膠帶粘貼窗戶,以防強風吹破 來源:新華社

“蘇拉”吹襲香港期間,香港錄得“颶風”(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及“暴風”(每小時88至117公里)風力分布。 來源:香港天文臺

9月2日上午10 時的天氣雷達圖,顯示“蘇拉”的雨帶仍影響珠江口一帶。 來源:香港天文臺
坐標:澳門

9月2日凌晨1時,在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帶來的狂風暴雨中,澳門特區政府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以下簡稱“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發出“十號風球”。這是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近3年來發出的首個“十號風球”。 來源: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持續進行熱帶氣旋會商,監測分析“蘇拉”強度、路徑及發展情況,發布熱帶氣旋報告,及時向公眾提供天氣信息并提醒提早采取適當的防風防水浸措施。 來源: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蘇拉”強度大、結構緊密且環流較小,路徑如出現少許偏移,對澳門的天氣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蘇拉”先在西北太平洋打轉,再以超強臺風的姿態進入南海,并靠近廣東沿岸,最終以非常接近澳門的路徑,于澳門以南約20公里至30公里的范圍掠過,受其眼墻附近的暴風圈影響,部份地區錄得11級大風,最大陣風更高達13級!

“蘇拉”減弱程度較預期快且移速有所增快,以致風暴潮增水情況較預期減弱,并與天文大潮錯峰,最終內港以南一帶曾出現較輕微的風暴潮水浸。圖為內港南9月2日日間水浸情況 來源: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蘇拉”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錯峰發展。 來源: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氣候變化導致氣象災害更頻繁和更極端化。“蘇拉”是繼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和2020年“海高斯”后,7年內第四次發出的十號風球,相較于1968年至2016年(共49年)發出的四次十號風球,近年發出的頻次明顯增加。 來源: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坐標:福建

“阿伯,臺風就要來了,抓緊時間錨固船只,趕快回家避風。”8月30日,漳州市詔安縣梅嶺鎮綜合執法大隊長、田厝村包村干部沈超在接收到氣象預警信息后一直在田厝港內巡邏,勸導漁民盡快撤離上岸。 文字:沈坤玉 沈啟寒 攝影:林賀迎

9月1日,為防御臺風“蘇拉”,莆田市仙游縣氣象局組織業務骨干對觀測站設備進加固維護,全力保障臺風影響期間氣象業務正常運轉。文字/圖片 李心怡

臺風“蘇拉”影響福建之前,來自漳州市南靖縣氣象局一則《重要天氣預警報告》迅速傳遞至各相關部門及國家5A級景區土樓管委會,提示“8月31日至9月1日,全縣有暴雨天氣,累計雨量將達200-250毫米,局部超過280毫米”。當地防汛部門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干部下沉一線對地災點、低洼地帶、高陡邊坡、危房等地開展巡查,密切監控可能發生的險情,村干部挨家挨戶上門提醒,村里大喇叭循環播放著臺風預警信息。 圖為9月1日20時,國家5A級景區土樓云水謠景區水位暴漲。文字/攝影 王秋云 劉美

9月2日,受“蘇拉“影響,漳州市漳浦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多鄉鎮出現內澇,部分道路出現山體滑坡,交通中斷。 文字:陳英俊 攝影:林旭東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海葵”將于今天傍晚前后在臺灣島東南部沿海登陸,之后穿過臺灣島,并將于5日下午到夜間在粵閩交界附近沿海登陸。
氣象專家提醒,臺風“海葵”從昨日夜間開始強度明顯增強,未來最強可達超強臺風級,并有可能以巔峰強度登陸臺灣島,風雨影響嚴重。另外,海溫和未來“蘇拉”的殘留云系都會給“海葵”助力,在趨向我國大陸時,“海葵”的強度也將保持在臺風級上下,威力不可小覷。 中央氣象臺今晨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臺灣、福建、浙江、廣東等地需嚴陣以待,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做好防御準備!
來源:中國氣象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