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倪浩褚大業】多個展板統一標識著紅綠相間的“ITALIA”標志,下面整齊排列著長長的意大利代表企業的LOGO……2023年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國別展區,意大利國家館風格簡潔、色彩明快。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中國區和蒙古國總協調官張保龍?布魯諾在展區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服貿會是全球服務貿易領域最大的綜合展會,意大利滿懷期待而來,在這個平臺上向世界展示意大利金融服務、保險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情況。

9月2日,觀眾在位于國家會議中心的意大利展臺參觀。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尤其是,這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服貿會,人們可以自由出行和交流。在服貿會,我們可以真正面對面討論合作了。”張保龍?布魯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再強調“安全”的重要性,這種安全代表著全球產供鏈的穩定與暢通,代表著全球貿易秩序的平穩與發展,這也是他為什么如此注重安全性的原因。
涉及中意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張保龍?布魯諾說,兩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各有所長,在農業技術、醫療保健、金融科技等方面都具有合作潛力,尤其中意都是文化大國,文化藝術方面的合作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中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貿易投資的全球化、自由化正在受到挑戰。風險上升,合作正在變得艱難。對此,張保龍?布魯諾認為,基于各國競爭優勢的發展,全球產業鏈出現調整是正常的,但并未發生重大變化。雖然很多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但是過去幾十年的經驗表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仍然在向前發展,貿易和投資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倒退。
意大利是G7中唯一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因而也正遭遇西方個別國家的輿論壓力。對此,張保龍?布魯諾說,“我還沒有這方面的相關消息,這是一個政治話題。但我相信意大利政府會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妥善處理,不破壞與中國的關系。”
中意間雙邊貿易近期也引發了關注。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意大利對華出口增長20%。但意大利國內有聲音認為,盡管意大利對華出口有所增長,但中國對意大利的出口增速越來越快,“進一步拉大了貿易逆差”。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賈桂德6月10日接受意大利《米蘭財經報》專訪時對此進行了闡釋和澄清。賈桂德表示,貿易逆差主要因為兩國處于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全球產業分工和各自產業發展布局差異。意大利作為工業發達國家,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加工生產成中高端消費品出口至發達經濟體市場,因此總體上顯現對發展中國家貿易逆差、對發達國家順差的情況。賈桂德表示,中方無意追求對意貿易順差,逆差也不意味著意大利在對華貿易中“吃了虧”。中國出口的原材料、工業半成品等為意企在穩定供應鏈、控制成本保持競爭力方面作出貢獻,而物美價廉的消費品則有助意控制通脹。
張保龍?布魯諾就此問題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大利將中國視為主要的市場和合作伙伴,中意目前的貿易確實存在不平衡,意大利需要擴大在中國的市場,為更多意大利商品進入中國創造條件。賈桂德在6月份也曾表示,只要意大利對出口產品不設過多限制,中國對意進口也會增長,兩國貿易有望在動態中更趨平衡。
在采訪中,張保龍?布魯諾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見證了中國正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為全球人民帶來福祉。”他表示,明年將是中意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這對中意而言都是雙邊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