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未來產業展望暨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以“創新引領未來 服貿助力發展”為主題,邀請政府代表、院士專家、領軍企業和產業先鋒,共同探討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價值增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市科協主席李靜海介紹說,近年來,北京聚焦高精尖,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節能環保、集成電路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勢突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北京市科協將繼續圍繞未來產業推出一系列專業化、高端化、國際化活動,前瞻性研究未來產業發展,提升科技創新決策咨詢服務水平,廣泛匯智聚力,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深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李靜海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馮旭表示,走專精特新道路,已成為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鮮明特征。“專”體現為專注專業,長期苦練內功,鍛造比較優勢;“精”體現為企業經營管理精細高效;“特”體現為產品服務獨具特色;“新”體現為創新能力成果顯著。
“‘專精特新’幾個字,‘專’是基礎,‘精’是保障,‘特’是關鍵,‘新’是靈魂。針對當前部分中小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各級政府宜強化政策支持,在宣傳培訓、資金配套、公共服務、供需對接、人才培養、融資惠企等方面給予支持。”馮旭說。
論壇主旨演講環節,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未來產業前沿趨勢、創新生態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兩大議題,進行了分享交流。圓桌論壇上,來自科技、投資、創業等領域的七位嘉賓,以“健全未來產業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體系”為題展開對話,共同探討如何建立健全企業培育體系,推動未來產業發展。
現場,論壇還發布了由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編制的“科創中國”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經濟信息社編制的《未來產業發展報告2023 》以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編制的《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
其中,“科創中國”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聚焦國際、國內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具有優秀成果的典型案例,旨在促進國際開放創新生態體系構建,為科技創新引入新模式、開拓新渠道、建立新機制。
《未來產業發展報告2023》通過梳理未來產業定義及相關政策,訪談國內未來產業領域專家學者,對比分析國內各區域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進而梳理總結北京市發展未來產業的競爭優勢與不足,并在政策、產業、金融、市場、人才等角度為北京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提供決策建議。
《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從產業基礎、結構優化、創新驅動、效率提升、低碳綠色、開放發展 6個維度,首次構建了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綜合指數,評價分析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水平及建設成效,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華社北京分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主辦。(肖春芳)
來源:光明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