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最深的夜,加最狠的班
烤最辣的串,喝最烈的酒
......
年輕人總說“肝”不動了~~
近日
“防猝死套餐”在網上悄然火了
引起關注,一度沖上熱搜第一

這種“防猝死套餐”來自網友總結
由輔酶Q10、魚油、
葉黃素、維生素D3等保健品組成
不少網友曬出了自己的“套餐內容”


“防猝死套餐”靠譜嗎?
哪些人容易猝死?
預防猝死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一起來看
網傳“防猝死套餐”管用嗎?
這兩天網上熱傳“防猝死套餐”
真的有用嗎?
早在2019年,主持人吳昕在某綜藝節目中的生活習慣也引發熱議。在醫生面前,吳昕說:“我每天都要吃好多保養品。”
“先喝一個美白的,再喝一個葡萄籽,再吃一個葡萄籽。再吃一包鈣鐵,還有鋅、蜂膠,補氣的,補鐵的,童顏丸、魚油、蔓越莓,阿膠……”

細數完自己的養生清單后,她卻遭到醫生的提醒:“你有沒有想過,吃這么多會造成肝損傷?”
像吳昕這樣的人吃多種保健藥品
以為既養顏又養生,
誰知卻可能對身體造成另一種傷害。
多名專家表示,
網傳的“防猝死套餐”并不能預防猝死。
因為猝死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保健食品的作用只是保健輔助,
并不具備治療的臨床作用。
另外,服用過量的保健品
還會對心臟、肝臟、腎臟等產生損傷。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人。“猝死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以往心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而現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逐年上升,也有年輕化發展趨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彪介紹。
李彪表示,多半的年輕患者并沒有基礎疾病,但長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再加上喜歡熬夜、吃煎炸類不健康食物或長期大量吸煙、喝酒,這些都會加速猝死的發生 。這就是為什么“防猝死套餐”吸引了大批網友關注。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松表示,猝死是疾病的一種,而保健食品本身不具有治療或預防的臨床作用。此外,保健品作用各不相同,所以這種“防猝死套餐”是不具備科學依據的。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需求情況有所側重,不能把一堆東西都攢到一起胡亂吃,也不能淺顯地認為“吃得全就是吃得好”。
浙大二院急診科盧驍醫生則表示,“如果你有熬夜、吃夜宵、酗酒、抽煙、不運動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套餐’里面必須加一個靠譜的急診科醫生,否則VIP套餐也救不了你了。”當心!亂吃保健藥品或“傷肝”
當心!濫用保健藥品或“傷肝”!
藥物性肝損傷就是藥物及代謝產物的毒性作用,或機體對藥物產生過敏反應,對肝臟造成損害引起的肝組織損傷。因濫用藥品和保健品而引發的肝損傷屢見不鮮:
2018年4月江蘇南京一位27歲研究生小張(化名),疑因混吃感冒藥引發肝腎功能衰竭,不治身亡
2022年7月浙江杭州一名53歲男子每天8顆維生素吃出肝衰竭;
2022年9月浙江杭州一位28歲程序員網購生發丸吃成肝損傷。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藥學部主任張述耀介紹,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機體功能,輔助維持身體健康,彌補身體所缺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保健品不是藥物,更不能替代藥品進行治療或預防疾病 ,因此幾種保健品組成所謂的‘防猝死套餐’,并不能預防猝死。”
“保健品可以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不能替代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濫用保健品的危害遠超大家想象。 ”張述耀說。
以維生素為例:
過量服用維生素A,會增加胎兒出生缺陷、肝異常、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量服用維生素C,會導致泌尿系統結石;
過量服用維生素D,會導致血鈣上升、軟組織鈣化,可能會出現過度口渴、頭痛、惡心等中毒癥狀。
張述耀提醒,有些人還會亂用蛋白粉、長期喝藥酒、吃“增強免疫力”保健品、過度補鈣等,這些看似對身體會有益處,實則過量服用后,一定程度會對肝臟、腎臟,甚至心臟產生損傷。
真正有效的“防猝死方法”是這些
2023年8月,
來自北京安貞醫院的宋現濤、邢浩然等
發表在中國循環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
青年人群猝死主要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其中常見的原因有:
1. 過度勞累
2. 精神刺激
3. 飽餐
4. 飲酒
5. 大量吸煙
6. 寒冷
其中,
長期慢性疲勞以及精神緊張處于應激狀態,
是無明確既往病史青年人猝死的重要誘因。
根據研究和專家們的建議,
這里整理出一套有效的“防猝死方法”,
供大家參考。
別再熬夜
有些人白天干不完工作,夜里接著干。但熬夜的傷害往往是潛移默化、逐漸積累的,已經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劇發生,足以引起重視了!
別吃太飽
過度飽食很傷“心”!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姜醒華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過多的食物,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會加重心臟負擔。
戒掉煙酒
很多人一邊吃著降壓藥、降糖藥,一邊參加各種酒局、煙霧繚繞。實際上,在用藥治療的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重要。
別太勞累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嶺2018年接受采訪時表示,防癌不要過度勞累。很多癌癥患者都特別勞累、工作壓力很大,睡眠不好、熬夜,還有其他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重度抽煙。
別再久坐
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陳小兵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一動不動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諸多的健康問題,是造成癌癥、失能和死亡的一個主要潛在原因。遠離久坐方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動起來。
遇事冷靜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吳永健2015年發文表示,很多心臟病發作是因為劇烈的情緒變動。比如暴跳如雷會造成血壓變化,也導致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快速增加,而引起心臟病發。
減少抑郁
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對于心腦血管患者來說是引發猝死的一種誘因。尤其是抑郁,它是心肌梗死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運動適量
運動要量力而行,很多平時不參加鍛煉的人,在長時間跑步之后,體內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臟負荷過大,就會容易發生心搏驟停,引起生命危險。
在運動中,如果突然出現胸悶、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等癥狀,則不能再強行運動,要慢慢地放慢運動的步伐,繼續往前慢走幾分鐘,緩沖一下再坐下休息。
大部分患者猝死前會有征兆
這些搶救方法要知道!
“防猝死套餐”的盛傳,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人們對預防猝死、維持生命健康的重視。
李彪介紹,一般有幾類人容易出現猝死——即有嚴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冠心病的人,以及得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此外,還有長期過度勞累、情緒緊張和工作壓力大的人,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以及長期服用心血管疾病藥物,但突然間停藥的人。
其實,大部分人在猝死前都會有一些征兆。李彪舉例,大多數患者會出現心前區間斷性或持續性的悶痛、緊縮壓迫感,向左上臂、下頜、頸、背、肩部或左前臂尺側放射,伴有出汗、惡心、呼吸困難、窒息感,甚至暈厥。
如果有人出現猝死,
作為旁人該怎么搶救呢?
李彪表示,
要根據兩種不同情況
來選擇相對應的處理方式。
第一種情況 是患者雖然出現了癥狀,但人還是清醒的,且癥狀不是太嚴重。那么,第一時間就要撥打“120”急救電話。“救護車相當于一個小的搶救醫院,原地等待救護車的到來,要比自己走路或坐車去醫院安全得多。”另外,本就有冠心病的人,出現了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且血壓高壓在90mmHg以上,就可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
第二種情況 是患者已經神志不清,若判斷其沒有了呼吸和心跳,就要持續性地做心肺復蘇,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當患者出現心臟驟停
大腦皮層耐受缺氧時間僅為4分鐘
隨后腦部等重要臟器
就會因缺氧而發生壞死
心臟驟停大于4-6分鐘
腦組織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
心臟驟停大于10分鐘將發生腦死亡
……
心臟驟停后,
留給人們的搶救“時間窗口”只有4分鐘,
必須在這個“時間窗口”內進行正確的心肺復蘇。
突發猝死心跳驟停時
我們應該如何急救?
“救命神器”AED 你會使用嗎?
趕快一起來學習↓
(注: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是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急救的醫療設備。)
AED施救步驟
兩人施救,一人在患者右側進行心肺復蘇,方法為用手掌根部,置于雙乳頭連線的中點位置,快速、用力、持續按壓,邊從1念到30。另一人攜帶AED到達后,在患者另一側放置AED并大聲報“AED到”,同時進行開機操作準備。第一人繼續進行按壓。
1.打開機器的電源開關,一切操作都會配有語音提示,多數型號AED可選擇中英雙語。

2.打開蓋子,取出電極片。讓患者仰面平躺,按要求正確粘貼電極片。(前側位或者前后位。)

3.AED在心律分析之前要求離開患者一段距離,儀器將提示“正在分析”病人的心率,確定是不是室顫狀態。如果需要除顫,AED會提示自動充電(一般是5-15秒),并提示充電完成,電擊按鈕會有閃爍。

4.點擊電擊按鈕之前,先讓周圍人群離遠點。根據提示按下電擊按鈕進行除顫。

5.如果未提示電擊及給予電擊后,應立即從胸外按壓開始心肺復蘇。
注意:每2分鐘,機器會自動分析心律,按提示音重復操作。整個過程不能將電極片撕下。
最后提醒,
別再相信什么“防猝死套餐”
健康作息、重視體檢
不要熬夜!!!
部分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伍仞 見習記者:黃琦
來源:廣州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