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兒子都去當兵了,
他們圓了自己的軍營夢。
希望他們兄弟仨在部隊經受鍛煉,
將來報效國家!”
13日,記者來到
長沙市望城區高塘嶺街道名盛村
采訪“00后”預定新兵張偉英
他的媽媽黃佩霞面對
即將啟程奔赴軍營的兒子
既自豪又有一絲牽掛
百般不舍中說出了千般叮囑和無限期望
“三胞胎兄弟”矢志從軍
張偉英是今年下半年的預定新兵,出生于2002年6月。他是三胞胎兄弟中的老大,今年6月從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畢業,經過嚴格遴選成為直招軍士入伍。三胞胎的老二張偉杰、老三張偉業已在去年參軍。

△三胞胎:張偉英、張偉業、張偉杰。受訪者供圖
“其實,我們三胞胎兄弟中最先參軍的是老三張偉業,他是去年上半年在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念大一時入伍的。老二張偉杰看到弟弟‘搶先’入伍,就迫不及待地在去年下半年參軍了,當時他在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念完了大二。”張偉英笑著向記者解釋。
“你是三胞胎中的大哥,為什么是最后一個參軍的?”張偉英告訴記者,他在大學里是讀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多、學習任務重,他想先系統地學習專業知識,畢業后再去當兵。“我在念大二時,就跟班上幾個要好的同學約定,畢業后一起去報名當兵。”他說,今年他的同班同學中就有五六個當兵去了,先前一起相約“軍營再見”的好友中,就有兩個今年跟他一樣,圓夢軍營。
盡管讀的是高職專科院校,張偉英在三年學習期間從不偷懶。記者看到墻壁上有幾張他獲得的獎狀,包括國家勵志獎學金、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二等獎學金等。他還被湖南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2023屆優秀畢業生”稱號。

△三胞胎兄弟“老大”張偉英拿著三兄弟的入伍通知書站在三人兒時合照前,“老二”張偉杰、“老三”張偉業已在去年(2022年)參軍服役。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陽 攝
張偉英告訴記者,他今年6月大學畢業后,就在家中一邊幫父母干活,一邊加緊鍛煉身體、提早適應部隊生活,兩個已在部隊服役的弟弟在跟他視頻交流時,說哥哥是“人在家中,心在軍營”。“我的兩個弟弟在部隊表現都不錯,老三是第一個入伍,也第一個在部隊獲得榮譽,不久前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老二在部隊也很努力。”他表示,自己到了部隊以后,爭取早日立功受獎,像家中當兵的長輩那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士兵。
“我是雷鋒家鄉人,做一名雷鋒精神的傳人,為父母爭光,為家鄉爭光,報效國家!”張偉英說。
三代人已有7人建功軍營
留在家中的唯一兒子很快就要離開家鄉去部隊了,這兩天,張偉英的父母默默地幫兒子收拾整理行李。他的父親張明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大家族三代人中,共有8人當兵,其中4人已退役,3人在服現役,還有他的大兒子張偉英馬上就要踏進軍營。

△“三胞胎“家族的三代人中共有8人入伍當兵,整整一面墻的獎狀和桌上的獎章展示了這個家族三代人在部隊的優異表現。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陽 攝
在一旁的張偉英給記者介紹家族中“當兵的人”:外公黃發強、伯爺爺張福祥(已故)、伯伯張鵬、堂伯張新益、堂兄張偉雄,加上自己這三胞胎兄弟。“三代人接力從軍,三胞胎圓夢軍營。”望城區人武部干部如此感慨。
記者采訪了張偉英的外公黃發強。老人今年76歲,1969年當兵,是一名海軍工程兵。他的工作很辛苦,還有一定危險性,需要三班倒,一天的工作結束時,經常是全身沾滿泥水石屑,還曾受過輕微傷。“部隊培養了我,讓我在部隊入黨,我就要發狠工作,不能給黨員丟臉。”黃老說,他最看重的就是自己曾經擁有的軍人身份,最珍惜的就是黨組織發給他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張偉英的伯伯張鵬今年47歲,2015年入黨,現在擔任望城區產投集團新康敬老院院長。他于1997年1月入伍,在武警內蒙古總隊某支隊服役時,1998年夏天參加卓爾河抗洪搶險,曾受過輕傷,他所在的支隊榮立集體二等功。
為歡送張偉英入伍,張偉英的堂兄張偉雄特意向部隊請假,從所在部隊駐地趕來。1999年出生的張偉雄在部隊入了黨,還榮立三等功。
“望城是雷鋒的家鄉,我們要讓雷鋒精神代代傳承。”望城區人武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當天,老家在望城區銅官街道、已從部隊退役的“雙胞胎”老兵雍文和、雍文森兄弟也趕過來祝賀。雍家兄弟出生于1990年,從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專業畢業,之后同時參軍入伍,從雷鋒的“第一故鄉”望城區出發,當兵到了雷鋒的“第二故鄉”遼寧省撫順市,進入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服役,成為“雷鋒連”“雷鋒班”的一員。兄弟倆發揮自己上大學時念音樂專業的優勢,在部隊用唱歌的方式宣講雷鋒精神,還到撫順市和遼寧省的其他地方開展雷鋒精神的宣講。

△“雙胞胎兄弟”雍文和、雍文森從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專業畢業后同時參軍入伍,從雷鋒的“第一故鄉”當兵到了雷鋒的“第二故鄉”,還成為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的一員。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陽 攝
“作為雷鋒家鄉的老兵,我們‘雙胞胎’兄弟有責任向‘三胞胎’兄弟傳授學雷鋒體會、傳承雷鋒精神。真誠祝愿‘三胞胎’兄弟在部隊好好干,像雷鋒那樣當兵,早日向家鄉傳回立功的喜報。”“雙胞胎”兄弟雍文和、雍文森說。
記者:黎鐵橋 通訊員 肖三軍 文楚強 易歆
來源:長沙晚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