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有超過3萬人次讀者在地壇公園樂享愛書人的節日,藍天白云下,他們用最質樸的熱愛詮釋著淘書、讀書的獨特魅力。“我與地壇”北京書市自9月8日開展6天以來,已迎來讀者22.98萬人次。

作家史鐵生不會想到,在他離世13年后,在2023年秋天,他成為了地壇書市最耀眼的明星。
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展位,史鐵生的作品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我與地壇》插圖版每天至少賣掉上百本,《病隙碎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務虛筆記》同樣是讀者關注的熱門圖書。80歲的王淑明從天通苑坐公交,專門來買史鐵生的書,她將《我與地壇》《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緊緊摟在胸前。老人家說,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就喜歡書,那會兒書店很少,就到同學家借書看,后來北京有了地壇書市、朝陽公園書市,哪一次她都不曾缺席。


秋雨擋不住讀者的腳步。撐著傘,讀者馬仲清穿梭在各個展臺間,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話。30多年前他開始追隨書市,從勞動人民文化宮、地壇公園到朝陽公園,書市滋養著他家三代人。馬仲清說:“30多年前勞動人民文化宮我帶著女兒去選書。搬到地壇書市后我幾乎年年都來淘書。2017年外孫子6、7歲,我和老伴兒帶著他到朝陽公園看書,看中哪本書姥爺就給買。”


馬仲清至今還收藏著地壇書市的門票,他喜歡看老北京民俗文化的書,一些書上還特意寫著地壇書市的購買日期。在他的記憶中,地壇書市一直人氣很旺,他愛逛書市,更享受淘書的樂趣:“當時地壇書市有書店的,也有個體的書攤兒。在書市買書絕對是便宜。我在地壇書市買的書,比如有《日下舊聞考》一套四本,還有《中國通史》、《歇后語》、《北京的關廂鄉鎮和老字號》、黃苗子的《野史雜聞》系列的小本子,特別有意思,吃、喝、玩、樂、民俗,各個方面都能反映出來,對我這個老北京來說就非常親切了。”
書市重回地壇,馬仲清逛了逛,又收獲了兩本書。一本是《京味兒食足》崔岱遠寫的,還有《梨園幽韻》京劇國粹過去的故事。


而書市吸引他的已經不僅僅是書本身,在這里,他和作家相見,和久違的同事、鄰居偶遇。馬仲清說:“比如朝陽公園書市碰到劉一達,合影了。剛才碰到的是老伴兒的同事,親切啊。書市熱鬧,人氣兒接地氣兒。”

愛書的人在這里相聚。帶著手拉車、雙肩包、布袋子、捆書繩,他們有備而來,再滿載而歸。住在大興的駱先生續上了童年回憶,他一早趕到地壇,直奔喜歡的出版社和書店,花了500多塊錢買了30多本書,裝滿了小拉車。駱先生說:很多老舊書比較經典的書都絕版了,從網上找不到很多書,像我又找到了一些很老舊的書,都是1960年代出版的書。

張圖南也淘到了心儀的書。在網購便利的當下,逛書市對于她來說是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兒。重回地壇書市,看到大家在書架間靜靜的翻著書,去遇見那些直達內心的文字,她被這樣的氛圍所感動:
張圖南:地壇是一個文化底蘊特別厚的地方,你走在這里看到蒼天大樹、古柏,心特別靜,能踏實的看每一本書,這是網上買書達不到的效果,特別感動,會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不管什么時候看書都特別重要,我是挺希望北京多出點兒這樣的書市的,開多少場我都會去逛。

“我與地壇”北京書市將會持續到9月18日,書迷們快去淘書吧!
北京新聞廣播綜合
來源:北京廣播電視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