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發展中國家森林綜合可持續經營暨南南合作政策部級研討班在北京和浙江舉辦。來自埃塞俄比亞、斯里蘭卡、尼日利亞、湯加、尼泊爾、贊比亞、古巴7個國家22位高級官員參加了研討。
此期研討班由商務部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承辦。研討班期間,管理干部學院邀請多位林草領域權威專家,開展了一系列主旨報告、交流座談、參觀考察等活動,與多個國家分享了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林業應對氣候變化、“以竹代塑”倡議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具體做法,為傳播“兩山”理念、講好中國故事搭建了重要平臺。
中國生態建設成就獲高度贊揚
“短短幾年,中國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北京更綠更美了!”2017年到訪過中國的斯里蘭卡野保局局長阿利亞拉特納·班德拉不禁感慨。
埃塞俄比亞總理府國務部長麥克尤·穆罕默德·阿巴迪加表示,不論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領導還是基層工作者,都反復提到習近平主席的相關論述,體現了中國政策從上到下的一致性和權威性,并具有強大的執行力。
研討班以森林綜合可持續經營為切入點,專家精心講解,學員在考察點親眼所見,沿途綠樹成蔭,他們深切感受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學員們認為中國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歸功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為中國生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歸功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眾智、辦大事的強大執行力。
“兩山”理念深入人心
盛夏的浙江安吉余村,遠山青翠,近水碧藍,村口矗立的高高石碑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0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走在安吉余村干凈整潔的道路上,學員們親身感受荷花飄香,親眼看到村民通過保護生態、發展生態旅游等業態,實現了保護與發展和諧統一,深刻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意義。
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國務部長艾亞蘇·阿里阿斯·凡特胡說,通過此次研討班,“兩山”理念已經在大家心中生根發芽,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根植于心。
“以竹代塑”得到積極響應
中國作為竹資源大國、竹產品利用大國,在竹子培育、利用、創新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2022年,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將在全球深化“以竹代塑”合作,更好地發揮竹子在代替塑料產品方面的突出優勢和作用。
在研討班期間,學員參觀了國際竹藤組織,參加了國際(安吉)“以竹代塑”創新大會,親身體驗竹產品,感受竹文化,對“以竹代塑”倡議表現出強烈的興趣。
埃塞俄比亞駐華公使所羅門·特斯法亞·特里拉說,竹子生長快,易于管理,竹產品制作工藝相對簡單,竹加工技術十分適合在發展中國家進行推廣。中國大力發展竹產業,為助力“雙碳”目標、促進綠色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主動與中國有關竹產品企業對接聯系,希望能為埃塞俄比亞竹產業發展引進投資項目,助力綠色發展。
林草國際合作不斷拓展
研討班期間舉辦了部長論壇,各國學員對林業保護與發展、林草應對氣候變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南南合作與全球發展倡議等重大問題發表了看法和觀點。
在論壇上,學員闡述了中國林草援外培訓對本國自然資源保護行業的重要意義,并提出希望進一步與中國加強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論壇結束后,管理干部學院與斯里蘭卡野保局、斯里蘭卡林保局就中國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與交流達成雙邊合作意向。
尼日利亞聯邦環境部林業局副局長格蕾絲·歐魯馮珂·歐魯瓦羅胡比表示,回國后將努力促成部長來華,強化兩國在林業領域的合作交流。
此期研討班是“一帶一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的具體舉措和可視成果,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努力。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文字:邊明明 隋怡 張翔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