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即將來臨,為提醒大家繞開各類消費陷阱,9月14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中秋”“國慶”假期消費提示:
一、選購月餅有技巧,精挑細選沒毛病
線下選購月餅等食品時,建議選擇信譽好、證照齊全的正規銷售場所或渠道,檢查包裝是否完整,查看包裝上的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主要成分、保質期、保存方法、是否標注“SC”開頭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號或小作坊備案號等信息。
線上購買月餅等食品時,建議通過正規的第三方交易平臺選購,查看其是否有網絡食品銷售許可等相關證照。面對商家推出含有中秋元素的“網紅月餅”或“私人訂制月餅”,建議按需購買,可不要貪圖打折優惠而隨意下單。收貨時盡量當面開箱驗貨,發現問題后可拒絕簽收。
別讓面子人情成為佳節負擔。建議您理性消費,優先選擇綠色環保、可循環利用的產品包裝,盡量不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包裝;選購時應更多關注商品的安全、品質、口碑等,不過分追求“奢侈”餡料、購買含有名貴珍稀食材的月餅,讓月餅回歸“本味”,守住傳統“本心”。
購買月餅后,請按照產品貯存要求存放,并在保質期限內食用。食用前,請查看其外觀是否正常,一旦發現有異味、霉變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食用。月餅是一種高糖、高脂肪類食品,建議您根據自身體質適量食用。腸胃功能弱、有肝膽類疾病、“三高”等人群請謹慎食用。
二、外出聚餐需留心,家庭用餐要用心
節日聚餐時請關注飲食衛生和食品安全,建議優先選擇環境整潔、證照齊全、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餐飲單位和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就餐。
點餐前請認真查看菜單價格,特別留意是否明碼標價,問清價格和收費標準,結賬時要核對賬單,以免遇到“低價高收”等有損自身權益的情況。建議您根據實際需求適當點餐、適量取食、餐后打包。大吃大喝、暴飲暴食、鋪張攀比不利于身心健康。讓我們一起使用公筷公勺、一同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家庭聚餐時,建議您根據家庭就餐人數確定食材量和制作量,從正規渠道采購食品原料,不購買、不食用來源不明的蔬果、海鮮產品以及未經檢疫的肉類制品。處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或盛具要分開。加工食物時,務必要燒熟煮透。廚房用具用完后請及時清洗或消毒。
三、購物促銷細甄別,謹慎預付防上當
“雙節”期間購物時,請理性看待商家的各類打折促銷活動,別被特價、優惠、打折等促銷方式迷惑,別被精美外包裝圖片蒙蔽。建議您細心研究商家的售賣規則、認真對比價格走勢、仔細甄別商品優劣、慎購朋友圈“三無”產品,以免讓您的錢包“受損”。
瀏覽直播購物或網紅帶貨時,建議您謹慎選擇平臺和渠道,詳細了解推薦產品的質量價格等情況,切勿盲目跟風。老年消費者要提高防范意識,不盲目購買玉石珠寶等貴重商品,不輕信“包治百病”類等價格昂貴的特效藥物或保健品。請大家堅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一定不要與賣家私下約定其他交易方式,不輕信、不接受任何直接匯款至個人賬戶的說詞或要求。
提防“押金”“預付卡”類消費陷阱。在辦理預付卡前,建議您充分了解企業資質、實力、信譽等情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消費習慣、消費頻度適量充值,并且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盡量不要一次為預付卡充入過多金額,以免商家“失聯”“跑路”給您帶來嚴重損失。
四、旅游出行莫大意,提前規劃不吃虧
“雙節”期間正值秋高氣爽,正是出行的好時節。建議大家出行前提前關注氣象、交通、景區的預約情況,合理規劃出行時間和行程線路;出行后要保管好隨身財物,盡量不攜帶貴重物品,做到“輕裝簡行”;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輕信各種中獎、優惠活動;預先了解電信詐騙典型案例,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如您跟團出行,建議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較高、口碑較好的旅行社,簽署旅游服務合同前請仔細閱讀并明確行程安排、食宿標準、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重要信息;如有口頭承諾,要寫入合同的附加項中并加蓋公章,以確保承諾真實有效;千萬不要貪便宜選擇“低價團”或“免費團”,以免落入“黑中介”“黑導游”精心設計的“陷阱”。
戶外露營逐漸成為年輕人推崇的休閑旅游方式,建議大家在正規商家處購買符合產品標準的帳篷、爐具、戶外電源等露營裝備;露營期間注意用火、用電安全,謹慎使用明火,特別是不要在電線桿、變壓器等電力設施周圍搭建帳篷,謹防觸電危險。
五、依法維權勿沖動,市監服務切莫忘
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建議您主動索取消費憑證,并保留好原始票據、聊天記錄、電子交易碼等相關有效憑證,以便發生消費糾紛時作為維權依據。
當您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請先保持冷靜。為節約時間,您可先與商家協商處理。若協商不成,建議您及時撥打12345、12315熱線電話或通過“全國12315”網站、公眾號、手機App等渠道投訴舉報。
來源:海口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