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下午3時許,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城金平廣場異常鬧熱,市民們簇擁在一起,一張“歡迎兒子回家”的紅色條幅分外醒目。一支車隊由遠及近,樂隊奏起了歡快的樂曲。為首的一輛車車門打開,一個戴眼鏡、身材瘦削的高個子年輕人走下來。
“濤娃子,你終于回來了,你爹媽找了你二十幾年啦。”街坊鄰居們擁過來,年輕人微笑頷首,眼神有些陌生,動作略顯局促。
人們口中的“濤娃子”名叫張濤,4歲時被拐往異鄉(xiāng),一年半后輾轉到了新加坡。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張濤思念祖國,找到生身父母的念頭從未斷絕,2年前,張濤向尋親網站“寶貝回家”上傳了一張自己5歲時拍攝的照片。今年7月的一個夜晚,平昌縣的胡女士刷抖音時,突然刷到了這張照片,她當即渾身一震,這不正是已失蹤28年的小兒子么?
經志愿者多方努力,DNA鑒定確認,照片中的5歲小孩、如今已32歲的新加坡青年“楷曄”(張濤),正是28年前在平昌縣城一家菜市場走失的“濤娃子”。

9月12日,楷曄攜懷有身孕的妻子,從新加坡直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家人28年后重新聚在一起,這起帶有傳奇色彩的跨國尋親故事,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
網上“偶遇”
母親躲到客廳號啕大哭
7月9日晚,家住平昌縣城金平廣場的胡女士哄孫子入睡后,差不多已11點。她習慣性地刷抖音,突然,一個小孩的照片映入眼簾,胡女士仿佛遭到電擊一般,她的手指劃不動了,這孩子的眉目、眼神,多像自己丟失28年的小兒子啊!
端詳手機上的照片,再從抽貼里拿出小兒子的照片,胡女士仔細比對每一個細節(jié)后,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怕驚擾孫子,她躲到客廳里號啕大哭。找了28年的兒子,竟然突然出現了!
胡女士當即把照片發(fā)給遠在廣東的丈夫李先生、在成都工作的大兒子。“是他,就是他。”兩人毫不遲疑地確認。

這張小孩的照片是“寶貝回家”的一位志愿者發(fā)出。照片后面配了一段文字:“出生日期1992年(不準確),失蹤日期1994年1月1日(不準確)。記憶中好像是在市場被人帶走。平時好像有吃饅頭,家那里應該是不下雪的,記得山上有摘蘑菇。坐了幾天的車被帶到第一家(靠近潮汕),在這家待了一兩年就去了新加坡。”
胡女士和該志愿者取得了聯(lián)系,對方回復如果確有充分把握,請進一步提供相關資料。
為了找到孩子下落,其實早在2000年,胡女士就向有關方面提供了血樣。20多年間,竟然沒有兒子的一絲訊息。現在希望再度復現,胡女士的大兒子與“寶貝回家”成都的工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但直到今年7月底,事情沒有明顯進展,志愿者說因為對方人在新加坡,好長一段時間都聯(lián)系不上,即便聯(lián)系上了,還需要去新加坡采集血樣,胡女士度日如年,好多個夜晚都睡不好覺。
就在焦急的等待中,8月29日,大兒子打來電話:“血液比對成功,弟弟找到了!”胡女士淚水再度奪眶而出,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歡喜的淚、幸福的淚。
母子連心
冥冥之中的“雙向奔赴”
“小兒子是1995年失蹤的,才4歲多。”胡女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當時,他們家住原縣人民醫(yī)院附近,一天,小兒子在外面玩耍,忽然不見了。全家人發(fā)瘋般地尋找,找遍了小縣城每一個角落,沒有人看到或知道孩子的下落。
在刻骨的思念和深深的懊悔中,胡女士與丈夫度日如年。年復一年,希望與失望糾纏,但他們從來沒有停止尋找的腳步。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刷到他,我們就擦肩而過了,不曉得啥時候才找得到他。”胡女士說。

其實,這是母子間的一場雙向奔赴。“寶貝回家”發(fā)布的消息顯示,2021年7月29日,身在新加坡的楷曄就登記了尋親信息,希望能找到國內的親生父母,然而關于兒時的記憶實在太少,唯一能提供的重要物證,是自己5歲時拍的一張照片。因為雙方聯(lián)系不太順暢,又受疫情影響,一直到2023年,都未能完成血樣采集和比對工作。盡管如此,志愿者們通過各類平臺廣泛發(fā)布楷曄的尋親信息及相關視頻。今年7月初,四川平昌縣的胡女士看到視頻后,事情發(fā)生了轉機,這個長達兩年的跨國尋親故事才有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家人團圓
“以后的事情暫時不去想”
9月12日下午,新加坡直飛成都的飛機抵達天府國際機場。在人群中,胡女士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兒子——那個牽著孕妻手的瘦高個男子。她當即不顧一切地撲了上去,一頭扎進兒子懷里號啕大哭,男子拍著母親的后背,用潮汕口音的普通話感謝歡迎的人群:“謝謝您們了,沒想到來這么多的人。”他的妻子捧著鮮花,笑意盈盈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看著仿佛從天而降的兒子,張先生在一旁默默地流淚,兒子高出自己很多,他從上到下細細打量,眼光一刻也沒有離開。
當晚,一大家人聚餐,席間的交流并不多。“畢竟幾十年了,對他而言,我們都是陌生人了。”胡女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餐畢,兒子要回酒店休息,“我們想送他,他自己堅持打車回去的”。
回到酒店后,兒子發(fā)來微信“媽媽晚安”,胡女士激動得當場掉淚,見面好幾個小時,兒子終于開口喊“媽媽”了。
9月14日下午,當迎接楷曄的車隊到達平昌縣城金平廣場時,同州街道廖家咀社區(qū)干部送上鮮花與祝福。“9月8號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高興。20多年了,小伙子沒有忘記根在何處,真不容易,所以社區(qū)為他籌劃了一個簡單的歡迎儀式。”社區(qū)黨委書記杜紅梅說。
28年后再回生身之地,周圍的一切都已陌生,被洶涌而來的親情包圍著,楷曄顯然有些局促。
“天大的喜事啊,幾乎所有的親戚今天都來了。”14日晚,胡女士電話里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因這幾天長途奔波,兒媳又有身孕,一家人至今還沒有好好說上話,比如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學習成長經歷、現在的生活工作狀況等。
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
來源:封面新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