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鄭州一小區內,
4個月大的女嬰
被高空扔下的煙頭燙傷。
媽媽黃女士報警,
民警在其所住樓棟
集體采血驗證DNA,
目前已鎖定扔煙頭的嫌疑人。
4個月嬰兒被煙頭砸中燙傷
今年8月25日,黃女士推著嬰兒車在樓下散步,路過電梯廳附近斜坡時,一個未滅的煙頭從天而降。她馬上檢查,孩子一直哭泣,后來在孩子脖子上發現煙頭燙痕,“孩子用自己的脖子把煙頭掐滅的……”


黃女士在網上發布了孩子燙傷救治等相關視頻。從視頻中能看到,孩子脖子上出現大片紅斑,還有一些小水泡。
據了解,黃女士所住單元樓共26層,每層5戶。小區裝有監控,但只能覆蓋一樓區域。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曾多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提醒住戶,不要往樓下扔煙頭扔垃圾等,小區內也有多個警示牌,不過高空沒有攝像頭分布。
事發后第三天,黃女士在網上求助,“誰有沒有好一點辦法,讓孩子脖子和肩膀上的肉能隔離,摩擦很容易裂開、流膿。被燙傷三天了,孩子都要抱著睡,我好害怕,心都碎了。”
8月30日,她再次發視頻,“今天是被高空拋下煙頭燒傷的第六天,醫生說一定要將滲出的膿液清理干凈,不然會感染,恢復也就很漫長。”
“孩子發著高燒,被消毒水刺激到,凄厲地尖叫掙扎,哭得上不來氣,我和老公心都碎了,還不敢讓家里老人知道,怕他們年紀大了,承受不了。”黃女士說,樓上扔下的煙頭已保留。
DNA鑒定鎖定嫌疑人
8月31日,黃女士表示,“派出所已經來采集血樣”。據了解,警方事后對事發單元樓的所有住戶進行了采血調查,并與煙頭上的DNA進行了比對,最后成功鎖定了扔煙頭的嫌疑人。

為了找出“真兇”,全樓做DNA,
不少網友表示贊同:
不但要做,
而且應該讓“兇手”掏錢!


大家對于高空拋物,
都深惡痛絕。

近年,
高空拋物傷人事件頻頻發生
↓↓↓
今年5月9日19時許,南昌市東湖區一位過路人被高空墜落的半個梨子砸中后腦勺。南昌市公安局刑科所在梨子的咬痕上提取到一女性DNA樣本,民警立即對事發地大樓內女性進行排查,發現居民邱女士與DNA樣本有親緣關系。
民警上門對邱女士家的女性親屬進行了補采DNA,揭開真相:那天,邱女士女兒把吃剩的半個梨放在桌上,轉身離開,6歲外甥將梨從樓上扔下,正巧砸中樓下行人。6月29日,邱女士向被砸中者道歉,并賠償相關損失。

據深圳警方通報,今年3月25日零時許,深圳110接到張女士報稱,其3歲幼子在某居民樓下被高空墜物砸傷。民警經過調取公共視頻及走訪,對涉事飲料瓶檢驗,很快鎖定了嫌疑人徐某論。
據其交代,事發當晚他正準備休息,可樓下幾個鄰居在大聲聊天,輾轉難眠的他隨手抄起床頭未喝完的飲料瓶朝窗外丟去,本意是發泄一下不滿,不曾想竟砸傷了無辜的小孩。徐某論因涉嫌高空拋物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動不動就全樓DNA檢測,
是不是“用力過猛”?
DNA檢測一次動輒上千,
一個高層單元戶數很多,
檢測費起碼幾萬,
這些費用由誰承擔?
還有部分網友擔心,
強制采集樓內居民DNA,
是否有侵犯隱私的嫌疑?
對此,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曾文忠表示:
如果被砸傷的居民傷情嚴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那么公安機關有權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偵查手段,包括DNA檢測。在這種情況下,事發樓棟住戶,應配合公安機關調查。
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那么事發樓棟的住戶,應當舉證證明自己沒有侵權可能,進行DNA檢測則是舉證手段之一,有利于住戶提供證據。與此同時,據《民法典》相關規定,發生高空拋物后,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那么《民法典》生效后,事發樓棟住戶配合公安機關進行DNA檢測,也是公民義務之一。
曾文忠認為,合理擴大DNA檢測的適用范圍是必要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負有查明高空拋物侵權人的責任,也是希望公安機關能夠通過技術偵查手段確認侵權人,讓DNA檢測手段成為治理高空拋物的標配。
“如果肇事者未投案自首,物業組織事發樓棟住戶進行DNA檢測的費用應由肇事者承擔。”曾文忠表示,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之一為賠償損失,如果肇事者為規避自己的法律責任,沒有投案自首,從而導致檢測費用的產生,肇事者應當承擔該費用。
高空拋物的危害有多大?
據專業實驗測算,
一枚重30克的雞蛋
從18樓拋下能砸破人的頭骨,
而從25樓拋下,
沖擊力足以致人死亡!

小小物件可能釀成大禍
萬萬不能心存僥幸!
“頭頂”大事,關乎生命!
需從你我做起!
轉自丨廣州日報
來源:南國早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