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受國際能源供應緊張影響,瑞士《限制及禁止用電法案》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該《法案》于去年12月出臺,規定在特定情形下將禁止私人使用電動汽車。專家表示,瑞士政府此舉既是在歐洲面臨能源短缺大環境下,針對本國遭遇電力危機極端情況的應急預案,也體現出著眼高水平綠色發展的長遠戰略考慮。
《法案》本身有明確的“觸發條件”,并非從制定之日起就開始執行,因而具有明顯的應急特性。《法案》依據缺電嚴重程度由低到高列出了4個等級,并分別規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僅在“次頂層”的第3級才涉及限制民眾使用電動汽車,即除通勤、購物、就醫、出庭、宗教活動等剛需外,私人不得駕駛電動汽車出行。
瑞士在防范和應對極端風險上早已未雨綢繆。早在2022年9月,瑞士聯邦政府能源辦公室就編制文件《瑞士針對電力的風險應對》,系統規定了在出現電力短缺甚至危機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和經營主體的“保供給”責任;同年12月再以《法案》形式對公民個人用電行為進行約束,從需求側入手減少消耗,進一步完善了針對極端缺電情況的應急機制。
應該說,瑞士作為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電力能源供應總體充足。憑借阿爾卑斯山脈的充足水電資源以及當地多座在役核電站,瑞士人均用電量比歐盟平均水平高出約20%。鑒于水電、核電受國際形勢動蕩影響相對較小,瑞士電力供應大體充足,出現必須限制人們出行等生活用電的極端缺電情形的可能性不大。《法案》出臺后,當地民眾并未對購買和使用電動汽車受限有明顯感受,官方數據也顯示瑞士電動汽車保有量有增無減。
實際上,瑞士出臺《法案》,將電動汽車作為單列用電單位,專門對其使用予以限制,更主要的原因是基于瑞士對于“私人擁車”的消極態度,即不論是燃油汽車還是電動汽車,都應該減少使用。尤其是近年來,在瑞士執政的綠黨聯合社會活動力量,在本國掀起了強大的“反擁車”聲浪,即便是長期以來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日內瓦車展,也面臨著來自政府的巨大壓力。通過限制電動汽車的使用,瑞士政府將在更大程度上塑造新的出行文化,即以高度便捷且免費的公共交通取代私人汽車。同時,政府還在努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并鼓勵民眾騎自行車出行。
專家也表示,交通是瑞士的電能消耗“大戶”,對交通用電進行限制邊際效益較大。《法案》只對私人用車作出限制,同時支持以電力為能源的公共交通,其中折射出的正是瑞士政府鼓勵公共交通、不鼓勵私人用車的綠色出行邏輯。
同時,與大多數國家不同,瑞士民眾對于擁車的態度較為超脫,私人汽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相對較低。
瑞士政府出臺法案限制電動汽車使用,有防極端風險和謀長遠發展的雙重考慮,是基于其當前國情特點和今后發展愿景的綜合考量。由于各國國情不同,瑞士對電動汽車使用作出限制的具體做法在國際社會未必有“復制價值”,但其以公共交通“平替”私人用車的出行理念,無疑是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對于處在各個發展階段的其他國家都有借鑒意義。
(作者梁桐),原標題《瑞士“禁電”著眼綠色可持續》
來源:經濟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