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好手藝89】
藏羌織繡
講述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傳承人楊華珍
藏羌織繡,即“藏族編織”和“羌族刺繡”的合稱,多流傳于四川阿壩、甘孜一帶,迄今已千年。
藏羌織繡講究實用——無論是男子緊束的五彩腰帶,還是女子搭蓋的頭帕,既五彩繽紛又結實耐用。
織繡好似作畫,制作“畫布”最考驗功夫:采成熟麻稈,晾干后取整塊麻皮,再拉出發絲般纖維,繼而搓捻成線。經反復熬煮、漂洗、晾干之后,將紡線上機,來回穿梭,經緯線不斷交錯,麻布便一點點織就。
至如繡法,撇花繡,順經緯使針,繡成后雙面成圖,適于繡制幾何紋飾;接針繡,針針相扣,下針須在上針落腳處穿過,多繡于花鳥魚蟲;堆貼繡,取彩色棉布片,裁剪出圖,再拼貼鎖邊,常以呈現吉祥瑞獸。
藏羌繡法口口相傳,最為古老的便是勾繡。無須憑靠繃子,便可上手開繡。每走一針,則回轉一圈,技法若少女編發,絲絲入扣,連環成圖。譬如這幅《十二月花》,便以此法運針,繡出了一幅長卷——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寓意四季皆是美好生活。
這些年,中國風越來越流行,我帶領鄉親們從“賣織繡”變成“賣創意”,在提升織繡知名度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益。
(光明日報記者李曉東、周洪雙 光明日報通訊員達珍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7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