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范慧瑾 通訊員李偉)“嗚嗚……”當有人走進公司漿塔附近區域,一旁樹立的視頻監控設備就會發出報警聲,并提示進入有限空間要注意安全,采取系列安全措施。這是金鳳凰紙業(孝感)有限公司通過AI識別等方式,有效管控有限空間作業,讓生產更安全、更可控。
金鳳凰紙業(孝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鳳凰紙業)成立于2014年,公司專業生產工業包裝紙,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格力、海爾、美的、康師傅、統一、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長期合作。經過9年發展,金鳳凰紙業已成長為國內高強瓦楞原紙大型生產基地,躋身“湖北省制造業百強企業”前列,實現了鳳凰涅槃的蝶變。
作為一家造紙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持續發展,安全生產至關重要。10月11日,全省“安全生產楚天行”媒體采訪團走進企業,實地感受金鳳凰紙業安全生產的具體做法。
AI識別 智能管控有限空間作業
在金鳳凰紙業,每天都有近5000噸廢棄紙經凈化、打漿,在造紙車間內“瘦身”為4000多噸高強瓦楞紙。這些瓦楞紙成型、復卷后,被裁剪成不同尺寸,再經成品檢驗,投放市場。
媒體采訪團在公司廠區看到4個高達數米的圓筒狀建筑,這就是用于儲存紙漿的容器——漿塔。“漿塔是典型的有限空間,其日常清洗、檢修和維護等作業,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絲毫不能放松。”
為進一步提高漿塔清洗和檢維修作業規范化,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特別是盲目施救造成人員傷亡擴大的風險,公司組織全員嚴格對有限空間作業風險進行全面辨識評估,落實危險作業審批制度。
金鳳凰紙業安全部長關敏在現場向記者團記者介紹,公司在漿塔等有限空間高風險區,采取AI識別、上鎖等系列安全措施,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有效化解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風險,堅決防范有限空間作業事故。
記者觀察到,在漿塔附近的建筑外墻上,裝有一個視頻監控探頭,探頭對準漿塔的出入口。“探頭起兩個作用,一個是監控漿塔出入口開閉狀態,在沒有作業審批的情況下如果監測到入口開啟,平臺就會報警。另一個作用是,作業人員進入監控范圍,AI人臉識別功能將作業人員與系統數據庫進行比對,如果系‘未授權’,系統將報警,并語音驅趕作業人員離開。”關敏介紹。
關敏進一步解釋,“授權”包括兩層,一是有限空間培訓合格人員獲得授權進入數據庫,二是當班作業審批經現場作業培訓人員獲得授權。“尤其是第二層授權,實行‘一作業一授權’。哪怕工人培訓合格獲得授權,只要不在當班作業人員名單上,進入監測范圍,系統就會報警并進行語音驅離。”
立體倉庫 自動化控制消除消防隱患
走進該公司高大寬敞的生產車間,造紙機以每分鐘1000米的速度源源不斷地產出瓦楞紙成品。記者團在生產車間看到,偌大的車間幾乎看不到作業人員,顯得格外“空曠”。巨大的紙筒在地上緩慢地移動。經過工作人員提醒,記者才注意到,紙筒原來是“乘坐”“電梯”前往倉庫。“這個紙筒就是我們的成品,地面上這個帶有凹槽的傳輸帶,將重達數噸的紙筒,運送到前方的立體倉庫有序堆放,全過程都是自動化控制,無需人員干預。”金鳳凰紙業副總經理陳紅偉向記者介紹。

一路參觀走來,記者迅速被眼前一個高達數十米的不銹鋼建筑吸引住了。“這就是我們的立體倉庫,今年3月份建成投用,目前是省內唯一、全國第七個。”陳紅偉介紹。
立體倉庫的每一個倉位的上方,都布設有熱感應裝備和消防噴淋設備。一旦紙筒的溫度達到報警閾值,系統就自動報警,消防噴淋裝備同時聯動啟動,從而實現“事前預防”“精準滅火”。
紙筒從入庫到出庫,全程自動化。每一個紙筒,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倉庫出入庫管理人員只需要在系統平臺輸入對應的編碼,即可“提貨”,紙筒即經傳輸帶運至指定地點。
“過去,出廠的紙筒,會使用燒柴油的機車運至平層倉庫,安全風險大、產品保存經濟性不高。公司投入近2億元建了這個全自動化立體倉庫,從根本上杜絕人為操作不當引發起火的情況,即便起火也能在第一時間‘滅早、滅小’,從根本上提升本質安全水平。”金鳳凰紙業常務副總經理唐育林說。
“硬件上的大手筆投入雖然花了一些錢,短期來看對企業經營有一定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只有安全,才能走得更遠!從這個意義上講,花在安全投入上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唐育林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