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制作 薛培凱)
10月20日-22日,“2023東湖論壇”將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應急科普創新發展”論壇和“應急科普展”也在此揭幕,當現代科技遇上應急管理,能擦出怎樣的“火花”?20日下午,荊楚網記者在展會現場一探究竟。

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東風猛士指揮車、衛星遙感與通信、機器狗、無人機、無人船……漫步在630平方米的應急科普展區,記者發現,整個展區由“大國應急”“智慧應急”“應急科普”“應急在線”四個版塊組成,展覽中應急管理智能化特點突出,體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應急管理事業深度融合的新產品、新應用層出不窮。

展會現場各式各樣的無人機讓人看花了眼,無人機在應急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它相當于一個能飛的搭載器,上面掛著攝像頭便能巡護偵查、掛滅火器噴頭就能精準滅火,掛上物資還能緊急運輸。
受災現場通信中斷怎么辦!不同于傳統的與世隔絕,現代科技產品各式北斗指揮機、車載一體機、通信基站、戰術電臺、移動調度臺、短報手表、手持終端等通信設備系統將應急救援最后一公里延伸覆蓋。

“這個潛水服好酷,像變形金鋼”,在展區,一具擬人形的深海載人水下作業系統吸引了觀展人群的注意,通過穿戴此套設備,搭配ADS(常壓潛水系統),最深可潛至水下365米作業,最多可在水下保持6小時。多應用于海底管線安裝檢測、海底救助打撈、平臺觀測及廢物清除等多個領域。
在科普體驗區,戴上一副經過光線折射處理的眼鏡,體驗者瞬間頭暈眼花,眼看地面變得凹凸不平,移動困難;在模擬觸電儀器上,記者雙手握住金屬球,隨著電源不斷增強,一陣陣刺麻痛感襲來,著實體驗了一把“人麻了”。

除了戴上VR眼鏡感受事故發生瞬間,還可以在AI急救陪考一體機上,學習和實操心肺復蘇急救要領,還能在動畫版安全機器上競賽答題,時不時引得一群群小朋友爭相打卡……

縱觀整個應急科普展區,不難發現,科技的進步為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較多的今天,這也意味著應急監測更精準及時,救援更安全高效,科普更深入透徹,“應急科普,共享平安”的安全理念也將更加深入人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