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沒有在劇場里看這么長時間的話劇了!感覺自己的生命也經歷了一次磨礪和省視!”11月4日晚,當長達5個小時的《生命冊》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落下帷幕,觀眾席中很多人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起立為臺上的演員們喝彩。
這出由陜西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話劇,也是“大戲看北京”2023優秀劇目展演季閉幕大戲。
《生命冊》改編自當代作家李佩甫榮獲茅盾文學獎同名長篇小說,是陜西人藝繼《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后推出的“茅獎”系列第四部作品。該劇刻畫了城市和鄉村時代變遷的軌跡,書寫當代中國大地上的人生和信念,記錄了時代變遷中一個個生命冊的真諦。
小說《生命冊》是李佩甫繼《羊的門》《城的燈》之后創作的“平原三部曲”收官之作,2015年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為了將這部關于城市與鄉村50年時代變遷的厚重之作搬上舞臺,陜西人藝5年前便開始了籌備工作,特邀國家一級編劇李寶群執筆,國家一級導演宮曉東擔任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李宣任出品人及導演,由陜西人藝話劇《平凡的世界》原班人馬傾情出演。幾年間,主創團隊多次隨李佩甫前往黃河流域周邊市縣深入生活、采風創作,并對原著進行了提煉與重構,最終以上下兩部共300分鐘的體量搬上戲劇舞臺。
整臺演出,兩個帶輪子的立方框架變換出不同的時空,也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構成舞臺視覺的焦點。樂手在舞臺邊緣現場演繹的西洋小鼓、架子鼓,傳統大鼓,還有鑼、鐃等各種打擊樂,始終伴隨著演員們的表演,成為舞臺聽覺的焦點。
演員們操著河南方言,奉獻出了極為生動出彩的表演。身體殘疾卻極富商業頭腦的“駱駝”、為撫養兒女小偷小摸飽受村民鄙夷卻供養出三個大學生的“蟲嫂”、曾經靠手藝吃飯的能人卻淪落為街頭算命師的梁五方、風流倜儻的教師杜秋月……在歷史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的多重鏡像中,《生命冊》塑造了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也勾畫出近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生動厚重,發人深省。
北京九維文化總裁喬靜看完后感嘆道:“《生命冊》如同一座頑強生命的博物館,陜西人藝用5個小時為觀眾復活了一個又一個離奇的人生、無力反抗的命運、不屈的靈魂和苦難中的頑強與善良,謝幕時觀眾們一邊擦眼淚一邊喝彩,因為這其中正有你我的影子!”(記者 王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