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董淑健
通訊員 蔡俊
戶籍年齡與實際年齡相差12歲,在辦理老年人福利及生活保障等方面有諸多不便,這成為張大媽多年的一塊“心病”,原始資料難以找尋,如何找到有力證據,查明當事人真實的年齡信息?11月13日,湖北省浠水縣公安局丁司垱派出所民警經過多方查證,終于為當事人更正了戶籍年齡。
“您別急,我們一定幫您想辦法解決。”民警向丁司垱鎮的張大媽耐心解釋道。今年10月,61歲的張大媽來到丁司垱鎮便民服務中心公安戶籍窗口,向民警反映自己的年齡登記有誤,并稱自己的實際年齡61歲,與戶口登記的年齡相差12歲。年齡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在20世紀80年代辦身份證的時候,工作人員把年齡登記錯了。

張大媽的戶籍材料通過審批,民警為她辦理新的戶口本及身份證
最初,張大媽一直沒在意年齡這個問題,近兩年卻成為她的一塊心病,原來近年來,國家一些惠民政策向農村傾斜,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在申請享受政策福利時,她總是不符合條件,眼看著同齡人享受,她內心總感到失落。
了解到這一情況,派出所民警立即受理了大媽的訴求,并現場告知變更出生日期所需的手續及流程,但大媽年紀大了,對相關的手續不理解、不明白,戶籍民警便不厭其煩一遍遍地向其解釋,讓張大媽盡可能地提供證實自己真實年齡的材料。
由于年代久遠,這些原始檔案材料查找起來十分困難,張大媽回去找尋了許久也沒找到。“年齡更改是件非常嚴謹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派出所各條線民警要通力配合,共同把張大媽變更年齡業務辦好。”浠水縣公安局丁司垱派出所所長柴小匯說。
懷揣著共同的目標,派出所戶籍民警、片警根據任務分工,分頭行動。
戶籍民警認真鉆研相關戶籍政策規定,細心研究在各種條件下證明當事人年齡的相關措施;片警多次走訪張大媽的村莊村干部、相關親屬以及鄰居和村民。在詢問了20多人后,經過充分核實張大媽的原始戶籍登記、結婚證明及其兄弟姐妹提供的身份信息,證實張大媽戶籍登記的49歲年齡存在明顯的邏輯性錯誤。在確認情況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屬實后,戶籍民警為她整理更改材料,并上報縣公安局戶政部門進行審批。
11月13日,張大媽的戶籍材料通過審批,她的戶籍年齡得以正確變更,民警也為其辦理了新的戶口本及身份證,困擾張大媽多年的“心病”終于解決。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