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煙臺11月15日電 (楊兵 楊馥寧)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在山東煙臺蓬萊區蓬萊閣街道“八仙調解室”,調解員被分配相關“代號”,憑借自身特長,根據法官指導,及時化解民眾在醫療、交通、勞動、治安等領域遇到的各類問題。

在山東煙臺蓬萊區蓬萊閣街道“八仙調解室”,調解員正在工作。楊馥寧 攝
煙臺蓬萊以“八仙過海”的傳說聞名海內外。今年3月,蓬萊區蓬萊閣街道依托區、鎮(街)、村(居)三級聯調工作機制,借助法官專業力量,成立“八仙調解室”調解品牌,為游客、居民化解難題。遇到“八仙”解決不了的糾紛,由法院進行專業指導。
同時,針對民間借貸、物業服務、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等高發性、群體性糾紛,實行“類案調解+示范判決”工作機制,即選取法院裁判、調解的精品案例,用類案調解指導調解、示范判決確定規則,為基層調解工作賦強,推動常見類型糾紛高效化解在基層。
八仙調解、各顯神通。代號為“張果老”的趙燦盛是一名老牌調解員,從事調解工作三十余年。近日,他與法官聯手合作,共同解決了一起棘手案件。五旬老人為村委大院修井時不慎受傷,村委墊付醫療費后,老人主張村委還應支付傷殘賠償金、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等近15萬元賠償金,雙方爭議較大。
得知相關情況后,調解員趙燦盛幾次居中調解,無奈雙方對賠償標準各執一詞。幾次調解無果后,趙燦盛將該起矛盾糾紛報到鎮街矛盾調解中心。在法官的專業指導下,他重新制定了調解方案,雙方最終做出讓步,達成一致。
據悉,目前蓬萊“八仙調解室”共配備了專職調解員3名、公職律師2名、心理咨詢師1名,以及人民調解員30名和網格員56名。其中,代號為“呂洞賓”的白兆愛經常走訪入戶,在與每戶家庭的閑聊中拉近距離,為居民出謀劃策;“何仙姑”劉敏是一名剛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年輕人,善于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向當事人普及法律知識……
通過“用不同的鑰匙開不同的鎖”,該調解室自成立以來,共調處矛盾糾紛100余件,法官指導調解糾紛案件49件。
近年來,煙臺市蓬萊區立足當地文旅特色,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通過法官指導賦強調解,推動“握手煙和 和美蓬萊”訴源治理品牌打造,讓糾紛雙方“握手去恩怨 調解化糾紛”,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00余起。(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