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風和體驗生活一直是北京人藝的傳統,正在創排階段的年度收官大戲、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張居正》改編的同名話劇,近日便以院長、該劇導演兼主演馮遠征帶隊的30多人主創陣容,來到位于昌平北部天壽山麓的十三陵。先后參觀了萬歷帝的定陵和永樂帝的長陵,以及全長7000米的神路,聆聽講解,近距離觀看出土文物,深入定陵地宮,為這部明代大戲的創排尋找靈感和依據。
對于歷史上眾說紛紜的萬歷首輔,北京人藝要排出同小說與電視劇都不一樣的風貌,馮遠征說,這一次是下了大功夫。“兩個月前劇組還去了湖北荊州張居正的老家,也是收獲頗豐,通過與當地人文的結合,對張居正這個人物的解讀又有了更多的維度。”在聆聽了專家對于張居正與萬歷皇帝的講解,馮遠征表示,對于角色層次的豐富性無疑是有幫助的。其實早在2005年,馮遠征就曾參演過熊召政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張居正》,在其中飾演馮寶,從那時起他就已經查閱了很多明史資料,“時隔18年了,對于我個人來說可能也要重新去梳理,如何用我們今人的視角去看待張居正。熊召政老師本人在創作中已經非常有勇氣地破掉了自己原來對于張居正的一些解讀,讓話劇劇本完全脫離了原小說,這樣的重新解構對于我們的創作也是一件興奮的事。”
劇組中不少年輕演員都是第一次來到十三陵,在馮遠征看來,“體驗生活是北京人藝71年來的一個傳統,我們幾乎所有的戲都會去體驗生活,無論是現代戲還是古裝戲,以這樣的方式去尋找靈感,這既是年輕演員的必修課,也是人藝會一代一代延續下去的傳統。”
采風隊伍中,導演閆銳不時用手機拍攝記錄著一些重要的細節,“如果說北京人藝古裝戲的傳統是沿著《蔡文姬》《關漢卿》一脈相承下來的,我們今天則要在這條民族化的道路上繼續向前,在當下排演出具有現代思維的新古裝戲。在十三陵,通過對服飾細節的了解,我們要在創作中融入當代的思考與創新。專家對于萬歷年代的講解,也提示我們排戲不僅僅是跨越時間、跨越歷史,更希望能排出歷史的縱深感,折射出人的精神價值。”
12月底,人藝年度收官大戲《張居正》將在首都劇場登臺。
文/記者 郭佳 攝影/記者 柴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