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李蘊靈 通訊員周唯 陳勝 胡芳芳)“多虧了郵政,為我們滯銷的16萬斤紅薯找到銷路,4天時間已有超過萬單紅薯遠銷全國各地。”11月22日,蘄春縣勝坤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倩對來收寄紅薯包裹的蘄春縣郵政分公司寄遞部負責人樊新平激動地說。
蘄春縣蘄州鎮油樹垴村村委書記張志坤介紹,油樹垴村位置偏僻,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今年4月,村集體為盤活閑置土地,提高村民收入,由勝坤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80畝坡崗地,引進種植西瓜紅、G26等優質紅薯。今年第一次迎來了大豐收,因暫時沒有訂單,有大約10萬斤紅薯儲存在地窖中,預計還有10萬斤急需采挖。如果沒有銷路,紅薯可能會爛掉,土地流轉、種植人工等投資成本將無法收回。
為了給紅薯找銷路,11月18日,省市縣郵政組建專班趕往蘄州鎮油樹垴村,與蘄州鎮委鎮政府商議解決紅薯銷售難題。11月19日,紅薯在郵樂網、湖北郵政優選抖音號等平臺上線開售。這兩天恰逢周末,但專班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協調各級部門加急走完各項流程。

湖北郵政利用網絡優勢,主動搭建銷售渠道,打造“紅薯農品+電商平臺+郵政寄遞”運營模式,在多個平臺不間斷開展蘄春紅薯專場直播,同時通過郵政員工通過郵樂小店開展分享,推行一系列線上幫銷。組建寄遞專班協調運能,協助村民包裝和收寄,采用駐點攬收、產地直發等方式,確保新鮮紅薯縮短至1-2天時限送達百姓餐桌。


“郵政主動組織人員加班加點幫助我們包裝、封發,為我們開通‘綠色通道’和‘電商快車’,減少了中轉環節和郵寄成本,一下子幫忙解決了銷售和配送兩大難題,真是太給力啦!”蘄州鎮黨委書記龔智勇為郵政點贊。截至11月22日,蘄春紅薯已通過郵政渠道銷售1.3萬余單,超過6.5萬斤。
融資難、銷售難、物流難是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三大難題。近年來,黃岡市郵政分公司聚焦農村“三難”痛點,發揮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資源稟賦優勢,推廣集農村電商、普惠金融、寄遞物流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逐步構建起農民獲利、消費者獲益、郵政獲客、政府獲贊的郵政惠農協同生態,走出了一條郵政助農惠農的致富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